0  272987  272995  273001  273005  273011  273013  273017  273023  273025  273031  273037  273041  273043  273047  273053  273055  273061  273065  273067  273071  273073  273077  273079  273081  273082  273083  273085  273086  273087  273089  273091  273095  273097  273101  273103  273107  273113  273115  273121  273125  273127  273131  273137  273143  273145  273151  273155  273157  273163  273167  273173  273181  447090 

22、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答题。(4分)

古希腊作家伊索在郊外散步,遇到一个人。那人在伊索背后询问:“先生,从这里怎么到城里?”“你往前走!”伊索头也不回地说。“我该走哪条路?”那人走到伊索跟前问道。“你往前走!”伊索看也不看他,继续这样回答。那人有些疑惑,但走上了一条看起来直一些的路,又问道:“那我走多久才能到城里?”“你往前走!”伊索仍旧这样回答。那人有点懵了:“先生,我在问您正经事,您怎么总开玩笑呢?”他生气地放开步子往前走。“朋友,照这个速度,太阳下山前您能到!”伊索在他身后说。

如果从实现人生目标的角度看,伊索的“往前走”包含三层哲理。围绕三层哲理以“目标”和“往前走”为关键词,写一组比较整齐的句子。

答:                                   

                                     

                                    

试题详情

21、下面的漫画由罂粟枝与罂粟果构成,注意漫画画面特点,准确把握寓意,为漫画写一则简洁、生动、得体的公益广告。(4分)

试题详情

15、填空。(6分)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强烈生命意识的名句,如屈原《离骚》中的“     ①     ,恐年岁之不吾与”,曹操《短歌行》中的“     ②    ,去日苦多”,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③     ”,苏轼《前赤壁赋》中的“     ④     ,羡长江之无穷” ,这些诗句均表达了古人珍惜生命、追求理想、感逝光阴的情怀。

(2)《文化苦旅》是当代散文家、文化学者       (填作家名字)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

(3)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和法国的      ,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试题详情

(二)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中国初定,搓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远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节选自《贞观政要》)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金紫光禄大夫,仍汉阳太守   除:授官

    B.太宗令智戴还慰之        省:看望

C.贼退走,因纵兵之        乘:追赶

D.陛下既未遣使人彼观察      就:立即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直接反映冯盎英勇善战与不贪名利的个性的一组是(   )

A.盎驰至京,请讨之          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

B.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     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

C.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

D.连发七矢,而中七人         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寿初年,潮、成等五州僚人造反。冯盎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盎分析得头头是道。杨素很为惊叹,于是命他领江岭兵进行讨伐。

    B.唐武德三年,冯盎率兵平定了高、冼的叛乱,当时有人游说冯盎称王。冯盎不贪求称王称霸而是归降高祖,体现了他的明智。

    C.贞观元年,有人举报冯盎反叛,说他已起兵拒境,太宗采用魏徵的招降建议,派人招降了冯盎,终使岭南安定,并留下“魏徵一席言,胜于十万兵”的美谈。

   D.文段(一)记叙了冯盎英勇善战,以民族统一为重,平定战乱的事迹;文段(二)借魏徵进谏的史实让我们看到纳谏与进谏的君臣形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冯盎反叛一事缺少真凭实据。

试题详情

(一)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既而宝彻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为渠帅,盎趋往击之。兵交,盎却兜鍪大呼曰:“尔等颇识我否?”贼多弃戈肉袒而拜,其徒遂溃,擒宝彻、智臣等,岭外遂定。或有说盎曰:“自隋季崩离,海内骚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未浃,南越一隅,未有所定。公克平五岭二十余州,岂与赵佗九郡相比?今请上南越王之号。”盎曰:“吾居南越,于兹五代,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尽吾此箭,可知胜负。”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自后赏赐不可胜数。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唐朝起信宜(现广东西南境内)百越土著居民,被冠上“罗窦洞僚”的称呼。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