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x (填>或< )
13.已知,则 .
19、(6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纳。某实验小组要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稀盐酸73g,此时烧杯中溶液为80.6g(无不溶物)。请计算:
(1)共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多少克?
(3)反应后所得溶液(只含一种溶质)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实验中所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配制这种盐酸600g,需30%的浓盐酸多少克?
18.(2分)氮肥硝酸铵化学式为NH4NO3。其元素质量比:N∶H∶O为 ▲ ,测得某硝酸铵样品含氮量为31.5%,则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 (杂质不含氮元素)
17.(7分)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参与实验室气体制备的研究与实践。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氯酸钾、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
[比较研究] 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
反应物的状态 |
反应条件 |
收集方法和依据 |
|
氧气 |
固体 |
加热 |
排水集气法 |
O2难溶于水 |
二氧化碳 |
固体和液体 |
常温 |
▲ |
▲ |
[实践研究]
(1)某同学选用a、c、d、f、j等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该同学选用的药品是 ▲ 。
下列是该同学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
酒精灯
(2)四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
|
A B C D
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 ;能够使反应随时停止和发生的装置是 ▲ 。
[反思小结]
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6.(5分)围绕一瓶NaOH固体在空气中是否变质的问题,通过如下问题和实验进行研究。
(1)写出NaOH固体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
(2)为证明变质的固体中仍然存在NaOH,某同学按如下操作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OH)2溶液,现象为 ▲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②取①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所以仍然存在NaOH。请问该同学的结论 ▲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 。
15.(5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C两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其中有一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单质为紫红色;G溶液是某物质的稀溶液,其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图中部分生成物未标出);J在D中能剧烈燃烧,也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A C + D: ▲ ;
(2)J的细丝在D中燃烧: ▲ ;
(3)I + 烧碱 → K+…: ▲ ;
(4)J + I→E+…: ▲ ;
(5)写出实验室制取D的另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①3Cl- ▲ ;②ZnS ▲ 。
14.(7分)(1)下列过程:a. 高锰酸钾加入水中; b. 60mL酒精加入40 mL水中; c.碘溶于汽油中; d.蔗糖加入水中; e. 盐酸除铁锈; f. 洗涤剂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填序号),其溶剂为 ▲ ,过程b得到的液体体积 ▲100mL(填“>”、“<”或“=”),是因为 ▲ 。
(2)右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30℃时,溶解度:a ▲ b(选填“>”、“<”
或“=”);
②将t℃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加热至40℃时,此时溶液 ▲ (填序号:A.只有一种饱和;B.均饱和;C.均不饱和),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 b(选填“>”、“<”或“=”)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试剂和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O2后点燃 |
B |
CaO |
CaCO3 |
高温后冷却 |
C |
KCl |
KClO3 |
加入MnO2后加热 |
D |
Zn |
Cu |
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过滤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第Ⅱ卷共7小题,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
11.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4.4 |
5.4 |
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增加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