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3268  273276  273282  273286  273292  273294  273298  273304  273306  273312  273318  273322  273324  273328  273334  273336  273342  273346  273348  273352  273354  273358  273360  273362  273363  273364  273366  273367  273368  273370  273372  273376  273378  273382  273384  273388  273394  273396  273402  273406  273408  273412  273418  273424  273426  273432  273436  273438  273444  273448  273454  273462  447090 

10、毛泽东曾说过,你对原子弹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还是只有几分想,没有十分想呢?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毛泽东的上述观点表明(   )

A、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B、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

C、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试题详情

9、若某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会出现的结果是 (   )

A、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  B、该部门所有的生产者盈利减少

C、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该部门生产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试题详情

8.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筐好苹果里,结果你得到一筐坏苹果,这就是坏苹果法则。坏苹果法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的  B.人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

试题详情

7.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向“进步” 转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6.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他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试题详情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体现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特殊性

试题详情

4.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试题详情

1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

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2“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③客观地看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

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试题详情

33.读“世界上两个国家的示意图”(图6-4),完成下列要求。

图6-4

(1)甲、乙两幅图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2)图中A、B、C、D四个城市分别是              。6月22日这一天,这四个城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可以表示为             

(3)甲图中的E河流是      ,列举出该河流突出的地理特征。

(4)乙图中的F河流是    ,写出该河流域内主要的农作物。(写出三种即可)

(5)说出甲、乙两国地理位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阶段地理测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