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4060  274068  274074  274078  274084  274086  274090  274096  274098  274104  274110  274114  274116  274120  274126  274128  274134  274138  274140  274144  274146  274150  274152  274154  274155  274156  274158  274159  274160  274162  274164  274168  274170  274174  274176  274180  274186  274188  274194  274198  274200  274204  274210  274216  274218  274224  274228  274230  274236  274240  274246  274254  447090 

40、山东是“齐鲁之邦”,文化积淀浓厚。近年来,齐鲁影像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拍摄录制了吕剧、山东梆子、茂腔、太平调等150余部山东地方戏曲,并发行了《中华泰山》、《孔子与曲阜》等系列文化片,更多的传统文化以现代传媒方式得以延续和流传。这说明

①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②文化创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具有自然性和地域性     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9、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试题详情

38、2008年11月26日。由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一《永远的红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通过独唱、群唱、联唱、情景再现红色经典歌曲,表达了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举办“中国红歌会”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③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知名文化品牌  ④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37、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①深厚的民族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开放性   ④先进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6、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然而,中国挺起了他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当金融风暴来临,我们勇敢面对。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道理是(  )

   ①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只要拥有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任何困难我们都能解决

④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35、2008年9月28日,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代表,肃立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宣读金庸先生撰写的祭文,恭祭孔子诞辰2559年。这表明(   )

   A.当前重新确立了儒家学说的至尊地位

   B.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C.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

试题详情

34、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正确的有(   )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塞外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试题详情

33、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荣”的“祥云”图案。在中国,祥云是具有上千年时间跨度的文化符号。北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难以实现创新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具有积累性

试题详情

32、近年来,山东省努力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孔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走向融合

   D.中华文化和别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融的

试题详情

31、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此,必须(   )

   ①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要全盘吸收④要博采众长,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