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4649  274657  274663  274667  274673  274675  274679  274685  274687  274693  274699  274703  274705  274709  274715  274717  274723  274727  274729  274733  274735  274739  274741  274743  274744  274745  274747  274748  274749  274751  274753  274757  274759  274763  274765  274769  274775  274777  274783  274787  274789  274793  274799  274805  274807  274813  274817  274819  274825  274829  274835  274843  447090 

(9)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9,(-1,1).

解析:

(10)在△ABC中,若b = 1,c =,则a =     

10, 1。

解析:,因此,故

(11)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若要从身高在[ 120 , 130),[130 ,140) , [140 , 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 ,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11,0.030, 3

解析:由所有小矩形面积为1不难得到,而三组身高区间的人数比为3:2:1,由分层抽样的原理不难得到140-150区间内的人数为3人。

(12)如图,的弦ED,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 BC=2, AD=3,则DE=      ;CE=    

12,5,

解析:首先由割线定理不难知道,于是,又,故为直径,因此,由勾股定理可知,故

(13)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13,

解析:双曲线焦点即为椭圆焦点,不难算出为,又双曲线离心率为2,即,故,渐近线为

(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

设顶点P(,y)的轨迹方程是,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

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说明:“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包括沿轴正方向和沿轴负方向滚动。沿轴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轴负方向滚动。

14, 4,

解析:不难想象,从某一个顶点(比如A)落在x轴上的时候开始计算,到下一次A点落在x轴上,这个过程中四个顶点依次落在了x轴上,而每两个顶点间距离为正方形的边长1,因此该函数的周期为4。下面考察P点的运动轨迹,不妨考察正方形向右滚动,P点从x轴上开始运动的时候,首先是围绕A点运动个圆,该圆半径为1,然后以B点为中心,滚动到C点落地,其间是以BP为半径,旋转90°,然后以C为圆心,再旋转90°,这时候以CP为半径,因此最终构成图象如下:

因此不难算出这块的面积为

试题详情

(1) 集合,则=

  (A) {1,2}   (B) {0,1,2}   (C){x|0≤x<3}    (D) {x|0≤x≤3}

1,B.

解析:,因此

(2)在等比数列中,,公比.若,则m=

(A)9     (B)10     (C)11     (D)12

2,C.

解析:,因此有

(3)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3,C.

解析: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面向我们的左上角缺了一小块长方体的图形,不难选出答案。

(4)8名学生和2位第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     (B)     (C)    (D)

4,A.

解析:基本的插空法解决的排列组合问题,将所有学生先排列,有种排法,然后将两位老师插入9个空中,共有种排法,因此一共有种排法。

(5)极坐标方程(-1)()=0(0)表示的图形是

(A)两个圆                (B)两条直线

(C)一个圆和一条射线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5,C.

解析:原方程等价于,前者是半径为1的圆,后者是一条射线。

(6)若,是非零向量,“”是“函数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B.

解析:,如,则有,如果同时有,则函数恒为0,不是一次函数,因此不充分,而如果为一次函数,则,因此可得,故该条件必要。

(7)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的图像上

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3]     (B )[2,3]     (C ) (1,2]      (D )[ 3, ]

7,A.

解析:这是一道略微灵活的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区域D的图象,联系指数函数的图象,能够看出,当图象经过区域的边界点(2,9)时,a可以取到最大值3,而显然只要a大于1,图象必然经过区域内的点。

(8)如图,正方体ABCD-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E=x,DQ=y,DP=z(x,y,z大于零),则四面体PEFQ的体积            

  (A)与x,y,z都有关

  (B)与x有关,与y,z无关

  (C)与y有关,与x,z无关

  (D)与z有关,与x,y无关

8,D.

解析:这道题目延续了北京高考近年8,14,20的风格,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的面积永远不变,为面面积的,而当点变化时,它到面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会导致四面体体积的变化。

第II卷(共110分)

试题详情

12.(2010·阜阳质检)

图2-1-22

如图2-1-22所示,倾角为30°,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光滑斜面上放一辆小车.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固定一个重为2 N的小球.问:

(1)当由于外力作用使小车静止在斜面上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怎样?

(2)当小车由静止沿斜面下滑时,杆对小球的弹力又怎样?

解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FNmg=2 N,方向竖直向上.

(2)以小车和小球为研究对象,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gsin 30°

将小球受到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

沿斜面方向Fxmamgsin 30°,垂直斜面方向合力为零.

所以FN′=mgcos 30°=2×N=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1)2 N 方向竖直向上 (2)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试题详情

11.

图2-1-21

如图2-1-21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在平行于固定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AB间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斜面的倾角为30°,则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多少?

解析:设AB匀速运动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由平衡条件:

AFmgsin 30°+kx

Bkxmgsin 30°②

解①②联立的方程组得:x=.

答案:

试题详情

10.

图2-1-20

如图2-1-20所示,汽车正在水平向右行驶,一轻杆的上端固定在车的顶部,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杆对球的弹力方向( )

A.可能竖直向上

B.不可能斜向左上方

C.可能斜向右上方,但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D.一定沿杆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答案:AC

试题详情

9.

图2-1-19

如图2-1-19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

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

解析:若小车静止,则小球受力平衡,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拉力都沿竖直方向;如果受斜面的支持力,则没法达到平衡,因此在小车静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若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作用;若小车向右做减速运动,则一定受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C、D项都不对.

答案:B

试题详情

8.

图2-1-18

如图2-1-18所示,质量均为m的甲、乙两同学,分别静止于水平地面的台秤PQ上,他们用手分别竖直牵拉一只弹簧秤的两端,稳定后弹簧秤的示数为F,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处于超重状态,乙同学处于失重状态

B.台秤P的读数等于mgF

C.台秤Q的读数为mg-2F

D.两台秤的读数之和为2mg

解析:甲乙两同学都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不是超重状态,也不是失重状态,A不正确.由平衡条件知,台秤P的读数是mg+F,台秤Q的读数是mgF,两个台秤的读数之和是2mg,D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7.

图2-1-17

如图2-1-17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解析:F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时墙才出现弹力,所以A错,B对;而斜面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所以D错,C对.

答案:BC

试题详情

6.如图2-1-16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图2-1-16

A.l2l1     B.l4l3    C.l1l3     D.l2l4

解析:由于弹簧质量不考虑,所以四种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只由力F决定,力F相同,则弹簧伸长量相同,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D

试题详情

5.(2010·济宁调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重力作用拉紧电线,使电线发生形变,对电灯产生向上的拉力

B.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和电线同时发生形变,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发生了形变

C.电灯挂在电线下,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由于电灯形变有向下恢复原状的趋势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到的重力

解析:根据弹力的概念可以知道,物体发生形变后,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即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的作用.电线发生形变后对电灯产生弹力(向上的拉力),电灯发生形变后对电线产生弹力(向下的拉力),所以A、C正确,B错误.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大小等于电灯的重力,但是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力:①它们的性质不同,拉力属于弹力;②受力物体不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受力物体是电线,电灯重力的受力物体是电灯;③施力物体不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电灯,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所以D错误.

答案:A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