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分)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质量为
(1)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4.(10分)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小球,从地面上A点正上方的某点O以某一初速度平抛,落地点为B点(不计空气阻力);今在竖直平面所在的空间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后,仍从O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平抛该带电小球,小球落地点为C点,测得AC=2AB。已知小球的重力为mg,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
(4)由上述图线方程求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图线的方程t2=404.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计算重力加速度是利用
图线中的哪些数据?
A.图线上某点的坐标
B.图线的斜率
C.图线横轴的截距
D.图线纵轴的截距
D.不应作t2-l图线,t2-(l-)图线。
(2)该同学利用实验数据作出t2-l图线,如图3所示为图线的示意图,发现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他提出了四种可能的原因,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1、2、3……。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1)用主尺的最小分度是
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