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可以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研磨中色素别破坏。
(2)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再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2.O2浓度:
|
例2. 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 |
取样 |
处理 |
分组 |
培养液 |
供氧情况 |
|
适宜浓度 酵母菌液 |
50 mL |
破碎细胞 (细胞不完整) |
甲 |
25 mL |
75 mL |
无氧 |
乙 |
25 mL |
75 mL |
遇氧 |
|||
50 mL |
未处理 |
丙 |
25 mL |
75 mL |
无氧 |
|
丁 |
25 mL |
75 mL |
通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答案:D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水,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酒精。依题意,甲组、丙组进行无氧呼吸,乙组、丁组进行有氧呼吸。甲组、乙组两组都产生CO2,由于甲组细胞不完整,甲组的酒精产量较丙组少,丁组能量转换率较丙组高,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故D正确。
|
1.水分:自由水含量越低,细胞呼吸越慢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 |
细胞质基质 |
反应物 |
葡萄糖 |
丙酮酸 |
生成物 |
丙酮酸
H |
酒精和CO2 或乳酸 |
生成ATP 数量 |
少量 |
少量 |
|
反应式:在人或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以及马铃薯的块茎中:C6H12O6 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
在酵母菌或植物的根中:C6H12O6 C2H6O+CO2+少量能量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场所 |
细胞质基质 |
线粒体基质 |
线粒体内膜 |
反应物 |
葡萄糖 |
丙酮酸和水 |
H和O2 |
生成物 |
丙酮酸 H |
CO2 H |
H2O |
生成ATP 数量 |
少量 |
少量 |
大量 |
需氧与否 |
否 |
否 |
是 |
酶
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注意:(1)反应式中前后的水不可消去
(2)不能用等号,要用箭头
(3)反应式后面的能量不能写成ATP
(4)条件是酶不可省去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先后发生了哪些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4分)
(3)政治与经济总是密切相关。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就此进行了探究。他们发现:
①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系列变革与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如经济决定政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该观点的理解。(2分)
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资产阶级统治的进一步巩固,欧美又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革命”。这个革命是指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现象。(2分)
2010年龙岩市九年级学业(升学)质量检查
30.十七、十八世纪欧美经过几次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推翻了旧势力。十九世纪六十
年代,美国、俄国、日本又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它们汇合成一股巨大洪
流,再次扫荡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残留的奴隶制、封建制等落后制度。资本主义世界
统治得到加强和巩固。请回答:
29.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近代以来中国一切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结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毛泽东这句话有关我国近代化探索事件是什么?(2分)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请完成下表横向对应的内容。(6分)
道路 |
时期 |
主要成就 |
国共合作之路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A |
B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
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 |
扭转了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屡败局面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解放战争时期 |
建立新中国 |
A、 B、 C、
(3)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农业生产取得卓越成就。一些农民说吃饭靠“两平”,这“两平”分别指谁?(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