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
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30.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样品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取样品质量(g) |
50.0 |
50.0 |
50.0 |
50.0 |
取稀硫酸质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4 |
0.8 |
1.0 |
1.0 |
试计算:
⑴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 76 (填物质)完全反应了。
⑵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7
娄底市201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卷
29.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69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70 或 71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72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 为Na2O |
方案2 |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白色物质 是 73 。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74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75
28. (福州)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9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0 。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61 (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62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63 的猜想正确。 |
②
64
。 |
65 的猜想正确。 |
|
③
66
。 |
67 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68 。
2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51 ,② 52 。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可选用装置 53 (填写装置序号)
(3)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54 。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 ,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55 。
(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56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6)把⑸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7 。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58 。
26.木糖醇和普通的白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特点,常用于减肥食品。已知该有机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 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 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试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 48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9 (取整数);
(3)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50 .
25.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44___;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45___。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46___。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__47___。
24.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 40 。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41 。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42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43 。
23.根据以下A、B、C、D四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将图下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分布在人体中的是 36 ;(2)分布在海水中的是 37 ;
(3)分布在地壳中的是 38 ;(4)分布在丙氨酸(C3H7O2N)中的是 39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