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6021  276029  276035  276039  276045  276047  276051  276057  276059  276065  276071  276075  276077  276081  276087  276089  276095  276099  276101  276105  276107  276111  276113  276115  276116  276117  276119  276120  276121  276123  276125  276129  276131  276135  276137  276141  276147  276149  276155  276159  276161  276165  276171  276177  276179  276185  276189  276191  276197  276201  276207  276215  447090 

5.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试题详情

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表1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5、6题。

表1

项目
地区
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亚洲
14.7
17.5
0.31
0.14
欧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31
1.84
世界
9.7
11.0
0.51
0.26

试题详情

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试题详情

2.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A.昼变长夜变短                   B.降水量的增多

    C.沙尘暴次数少                   D.海拔高度影响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1.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   )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试题详情

2010.0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条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时,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图1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射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1、2题。

试题详情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如果由数列生成的数列满足对任意的均有,其中,则称数列为“数列”.

(Ⅰ)在数列中,已知,试判断数列是否为“数列”;

(Ⅱ)若数列是“数列”,,求

(Ⅲ)若数列是“数列”,设,且,求证:.

试题详情

19.(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

(Ⅰ)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Ⅱ)当时,记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为轴交于点,求证:.

试题详情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到椭圆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与椭圆交与两点,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试题详情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四棱柱的底面是菱形,侧棱底面是侧棱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

(Ⅱ)求证:平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