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A题:(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 (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请回答: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结果。(8分)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7分)
39、材料一 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
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13分)
材料二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1分)
38、材料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9年中央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情况
项目 |
教育 |
医疗卫生 |
社会保障 |
就业 |
保障性安居工程 |
资金(亿元) |
1981 |
1181 |
2930 |
420 |
4493 |
增长(%) |
23.9 |
38.2 |
17.6 |
66.7 |
171 |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财政支出方向转变的必要性。(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14分)
37.(26分)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4分)
(2)两图所示的50º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8分)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8分)
(4)甲图中③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6分)
36.(20分)读下列材料与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色列面积1.4 9万平方千米,5 0%以上为沙漠,盐碱地面积广。农业以种植业尤为发达。该国有一套智能的节水压力灌溉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以通过塑料管直接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而且在灌溉前可先将化肥溶入水中,使水、肥灌施同时完成,用少量的水、肥就可达到最佳效果,整个过程用计算机控制。
材料二:读右图
(1)以色列所在的中东地区沙漠广布,其类型为___________,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类型为_____________,简要分析两地沙漠的成因有何不同?(8分)
(2)从自然条件考虑,以色列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该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国西北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4分)
(3)图中A处水道是____________,其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8分)
35.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口述史学,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A.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B.“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C.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展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1、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4.1983年1月18日,上海第一家向社会发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飞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反映出
A.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C.扩大企业自主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D.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33.与下表反映的变化情况相关的正确表述有
时 间 |
类 别 |
厂矿数 |
资本额(千元) |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
甲午中日战争前 |
商 办 |
53 |
4707 |
22.4% |
官督商办、官办 |
19 |
16208 |
77.6% |
|
甲午中日战争后 |
商 办 |
63 |
12465 |
70% |
官督商办、官办 |
18 |
5345 |
30% |
① 该表说明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 列强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是客观因素
③“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倡导起到推动作用 ④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