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6190  276198  276204  276208  276214  276216  276220  276226  276228  276234  276240  276244  276246  276250  276256  276258  276264  276268  276270  276274  276276  276280  276282  276284  276285  276286  276288  276289  276290  276292  276294  276298  276300  276304  276306  276310  276316  276318  276324  276328  276330  276334  276340  276346  276348  276354  276358  276360  276366  276370  276376  276384  447090 

3.试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史记》写作上的某些特点。

 ①次要人物的处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及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及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②说说下面两组细节的作用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表现相如怒不可遏的神情,很传神)

 b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写出秦廷的气氛:前者写狂喜之态,后者写懊丧之情,而皆源于贪利。)

试题详情

2.学生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①指出这话是在“九宾礼”上说的,要求学生细读有关注释,体会蔺相如说这番话的意图。

 ②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声称璧已送回赵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甘愿受刑)

 ③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先割十五都予赵”--击中秦王要害。)(抓住这个要害,则蔺相如之使人持璧归赵,要求“设九宾于廷”等等作法之用心,无不豁然而明。)

 ④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解释“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故秦王之受欺,咎由自取,而相如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先割十五都予赵”检验秦王是否有“易璧”的诚意;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

 ⑤快速背诵练习:把这段话齐读两遍,然后抽查个别学生。

试题详情

1.学生朗读“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这段话之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

 ①这段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注意行文前后照应。)“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

 ②划分这段话的层次。(述“奉璧”使秦经过;斥秦王无礼,说明“复取璧”原因;预防秦王“强夺”之策。)

 ③讨论这段话的内容及表达方式: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借赵群臣语揭出秦王要害)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由抑转扬,缓和气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说明赵方诚意,以退为进)

 说“斋戒五日”一事(“修敬”是关键,为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伏,何等周密)

 不可“逆强秦之欢”(又何等委曲)

 “戏弄”(“怒发上冲冠”之由,照应上文)

 “臣头与璧俱碎于柱”(一夫决死,万乘莫当,秦王入我掌中)

 ④从秦王的反应来看,这段话有怎样的特点?秦王“辞谢”是否仅仅因为“恐其破璧”?(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秦方要害,使秦王理屈辞穷。)

 ⑤从这段话看蔺相如的策略。

 提示:要联系上下文,例如上文未提赵王“斋戒五日”一事;要着眼于“完璧归赵”的全过程。

 “璧有瑕”(“复取璧”的办法何等巧妙)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向秦王提出同样要求的前提,暗藏归璧于赵的计划,使秦王入彀。)

 “拜送书于庭”(为提出“设九宾于廷”设伏,这关涉到相如的下一步计划,以进为退。)

 ⑥小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有胆识,有智谋,善于相机行事,掌握主动)

 ⑦要求全班同学将这段话重读一遍,再抽查个别学生,看看是否已达到基本成诵。

试题详情

 主要看能否读出语气,能否基本上成诵。 

试题详情

2.朗读第6至13段。熟读如下两段:

 ①“大王欲得璧……俱碎于柱矣!”

 ②“秦自穆公以来……孰计议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1.熟读下面两段话:

 ①“夫赵强而燕弱……则幸得脱矣。”

 ②“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请完璧归赵。”

试题详情

5.整理前五段词语。

 ①通假字:斧质(鑕)可予不(否)奉(捧)璧

 ②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

 “于”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试题详情

4.齐读第5段。

 ①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②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陪衬--虚写--一出场便不同凡响。)

试题详情

3.齐读第4段。

 ①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个学生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让全班学生仔细品味。

 ②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

 ③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出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试题详情

2.齐读第3段。

 ①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

 ②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

 ③提问:本段写赵国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