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6378  276386  276392  276396  276402  276404  276408  276414  276416  276422  276428  276432  276434  276438  276444  276446  276452  276456  276458  276462  276464  276468  276470  276472  276473  276474  276476  276477  276478  276480  276482  276486  276488  276492  276494  276498  276504  276506  276512  276516  276518  276522  276528  276534  276536  276542  276546  276548  276554  276558  276564  276572  447090 

31.(12分)2007年夏季,继江苏太湖和安徽巢湖之后,蓝藻再次在污染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云南滇池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为在几次蓝藻灾害中,我们都看到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大自然已向我们进行报复,向我们发出强烈的警示。一方面,政府十多年投入47亿元治污,另一方面,滇池周边的工厂、村庄、农田每天仍产生着大量污染源,污染速度远高于治理速度,造成滇池水体中的氮、磷浓度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致使其从昔日的“高原明珠”变成了今日的“高原绿珠”。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来判断。

(2)迸人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_________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

(3)为了防止滇池水源被污染,环保部门加强对滇池上游流域沿岸工厂的监测,现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测员沿河每隔100m取水样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检验员对所取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Ⅰ.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Ⅱ.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无机盐。然后加人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再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N)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P)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1
10
9
7
7
6.5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 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____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0.(17分)某种存在于茶叶中的有机物A(C9H8O3),其分子中所含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取代基上不含支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A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F分子中除了2个苯环外,还有一个六元环。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X、F的结构简式X            、F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5)1mol A可以和___________mol Br2反应;

(6)某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分子式为C16H14O3)是由A和一种芳香醇R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则R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有___________种(不包括R);

(7)A→C的过程中还可能有另一种产物C1,请写出C1在NaOH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9.( 14 分)在元素周期表中,锌(30Zn)、镉(48Cd)、汞(80Hg)同属于锌族,锌和汞在自然界中常共生,镉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汞之间。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铜镉渣中含有Cu、Cd、Zn等多种金属,可用于生产金属镉。镉的主要用途可以用作镍―镉电池,以及用于颜料生产,镉化合物还在PVC稳定剂、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杀菌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镉的生产流程如图示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镉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写出步骤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步骤②所加入的金属是       

(4)步骤④用“溶液2”作电解液,镉在      极析出,该电极材料是

(5)“电解废液”中含有镉,不能直接作为污水排放。目前含镉的废水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含镉污水中加入硫化钠,沉淀镉离子,另一种是加入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沉淀镉离子。写出硫化钠沉淀镉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试题详情

28.(14分)A、B、D、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强碱。它们存在如下图转化(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1)若A、B均为气体,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正盐D,其中A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则D的化学式是     。B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B、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此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工业上制取该金属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将X滴入B的溶液中至过量,该过程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A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为盐,且A、B、D三种物质含有相同元素,则A的电子式为:   ,A与B溶液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27.(15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 (g)+3H2(g)  2NH3(g),△H<0。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上述反应的△H________(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

(2)向Na2C2O4溶液加入少量石蕊,溶液显    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pH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溶液的100倍,则稀释后两种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则m     n(选填“>”“<”“=”);

(4)有人设想寻求合适的催化剂和电极材料,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HCl―NH4Cl为电解质溶液制造新型燃料电池。请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                 

(5)氢气燃烧热值高。实验测得,在常温常压下,4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1.6kJ热量,则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6)某温度(t℃)时,测得0.01mol・L1的NaOH溶液的pH=11。在此温度下,将pH=a的H2SO4溶液VaL与pH=b的NaOH溶液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a+b=12,则Va∶Vb     

试题详情

26.(21分)如图(a)所示,一端封闭的两条平行光滑导轨相距L,距左端L处的中间一段被弯成半径为H的1/4圆弧,导轨左右两段处于高度相差H的水平面上。圆弧导轨所在区域无磁场,右段区域存在磁场B0,左段区域存在均匀分布但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磁场B(t),如图(b)所示,两磁场方向均竖直向上。在圆弧顶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左段形成闭合回路,从金属棒下滑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滑到圆弧底端。设金属棒在回路中的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⑴问金属棒在圆弧内滑动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

⑵求0到时间t0内,回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

⑶探讨在金属棒滑到圆弧底端进入匀强磁场B0的一瞬间,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试题详情

25. (18分) 如图所示,将质量均为m厚度不计的两物块A、B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第一次只用手托着B物块于H高度,A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现将弹簧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现由静止释放A、B,B物块刚要着地前瞬间将弹簧瞬间解除锁定(解除锁定无机械能损失),B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O,在随后的过程中B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第二次用手拿着A、B两物块,使得弹簧竖直并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物块B离地面的距离也为H,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A、B,B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求:

(1)第二次释放A、B后,A上升至弹簧恢复原长时的速度v1

(2)第二次释放A、B后,B刚要离地时A的速度v2

试题详情

24. (15分)质量为M=2.5kg的一只长方体形铁箱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0。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0.5kg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后壁上(如图所示),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

求:(1)木块对铁箱的压力;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试题详情

23.(12分)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Ω电源E,电动势约为6.0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为0-50mA,内电阻r1=20Ω;

电流表A2,量程为0-300mA;  内电阻r2约为4Ω;

定值电阻R0,阻值R0=2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 测量中要求两块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小于其量程的,且要求尽量多测量几组数据,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用题干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7分)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 。则由已知量和测量量计算RX的表达式为RX =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

试题详情

22. (6分)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所用油酸酒精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75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的轮廓形状,再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_cm2

(2)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_m.[(2)、(3)两问答案取一位有效数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