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6389  276397  276403  276407  276413  276415  276419  276425  276427  276433  276439  276443  276445  276449  276455  276457  276463  276467  276469  276473  276475  276479  276481  276483  276484  276485  276487  276488  276489  276491  276493  276497  276499  276503  276505  276509  276515  276517  276523  276527  276529  276533  276539  276545  276547  276553  276557  276559  276565  276569  276575  276583  447090 

5. 资源开发:

蜡烛是家庭常见的物品,可鼓励学生在家里增加探究项目。

⑴ 探究石蜡的熔点: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投入刚烧开的沸水中,观察到石蜡熔化,说明石蜡的熔点低。

⑵ 探究烛焰焰心部分气体:点燃蜡烛,等蜡烛燃烧较旺时,用镊子夹持一根3-4 cm的玻璃管,伸入烛焰的焰心部位,将焰心部位气体导出,用火柴点燃。如图3-4所示。可看出气体被点燃,说明蜡烛的焰心部位主要由石蜡蒸气组成。

             
       图3-4                  图3-5

⑶ 探究烛芯对蜡烛燃烧的影响:在小铁盒中加入适量的石蜡,用火柴点燃,观察点燃的难易程度(一般不易点燃);在石蜡中插入一根棉线(或其他可燃性的条状物,如秸秆、细火柴梗等),再用火柴点燃,观察点燃的难易程度(只要所用烛芯干燥,一般很容易点燃)。

⑷ 探究蜡烛燃烧所生成黑烟的性质:点燃蜡烛,观察烛焰上方产生黑烟。取瓷质碗或碟等置于烛焰上方,一段时间后,瓷片熏黑,取下瓷片,用手捻黑色粉状物,感觉到有滑腻感(如图3-5),这是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用纸转成纸筒,罩在火焰上,再观察,可见烛焰变亮,黑烟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说明黑烟是石蜡不完全燃烧形成的。

图3-6

试题详情

4.探究评价:

 该探究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操作比较简单,探究的深度也比较低,学生容易完成。为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教师可鼓励学生增加探究的内容。

但由于季节问题,做该探究实验时,正值九月,天气炎热,探究有水生成的实验可能现象不明显。可鼓励学生在家里将玻璃片放入冰箱中稍冷却(不可过分冷却,玻璃片温度太低,放在空气中就能导致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

试题详情

3.探究方案:

 ⑴ 点燃前探究:观察蜡烛的外观(包括颜色、状态、形态、组成、结构、硬度、密度等)。

 蜡烛由石和棉芯组成;常做成圆柱状;石蜡本身是半透明状的白色,一般的蜡烛因添加了不同颜料而呈不同的颜色,最常见的是本色或红色;可做成不同的形状;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取一小块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层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⑶  燃着时探究:点燃蜡烛,观察石蜡的熔化、蜡烛被点燃及燃烧现象,观察火焰的分层情况等。

 用燃着的火柴慢慢靠近烛芯,观察蜡烛的熔化到被点燃的过程。

 蜡烛火焰的外焰的亮度太低,不易观察。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用火柴梗平放入烛焰中,火柴梗外侧碳化,说明蜡烛火焰外层(外焰)温度最高(如图3-1)。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如图3-2);将烧杯迅速翻转,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图3-1    图3-2    图3-3

 ⑶熄灭时探究:吹灭蜡烛,并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恢复燃烧,说明“白烟”是可燃性气体(其实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的微小悬浮颗粒)。在做此操作时应注意,点燃的速度要快,稍慢,蜡烛冷却,不再产生蒸气,就很难点燃了;二是,火柴火焰不可离烛芯太远,距离越大,石蜡蒸气浓度越小,越难点燃。(如图3-3)

试题详情

2.实验仪器:烧杯、玻璃片、火柴。

  实验药品:蜡烛、澄清石灰水。

试题详情

1.化学反应原理

 蜡烛由石蜡和绵芯组成,主要反应是石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石蜡的主要成分是固态烷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其中二十二碳烷和二十八碳烷含量最高。

  反应过程中,伴随有熔化、放热、发光等现象。

 由于石蜡中固态烷烃中碳的质量分数高,在空气中较难充分燃烧,故反应过程中有少量的黑烟生成。

 烛焰也分三层,最内层几乎不能接触空气(氧气),没有发生燃烧,故焰心部分基本上由石蜡蒸气组成,颜色很浅,呈浅蓝色;中间部分接触空气(氧气),但接触不充分,产生不完全燃烧,有大量固体的炭粒产生,故温度不太高,但由于固体颗粒受热激发发生较明亮的可见光,因此,内焰部分最明亮,呈明亮的黄色火焰;外层接触空气(氧气)充分,燃烧完全,基本不产生固体颗粒,因此火焰颜色很淡(几乎不易观察到或显较浅的橙红色),但由于燃烧充分,产生的热量多,故温度最高。

试题详情

6. 创新思维: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试管、胶头滴管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探究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了解现象是判断变化类型的入门。因此,这一组实验只要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均可备选。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变化,现象明显、操作简单,应鼓励学生动手开发。如纯碱与醋酸的反应,石灰水与纯碱的反应,铜生锈变成铜绿等。

试题详情

5. 资源开发:

⑴ 有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很多,就里就不赘述了。若由学生课外完成,可选用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或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均可看到明显的白色浑浊。

⑶  气体产生的反应,在家庭实验中可选择白醋与干电池中的锌皮反应,铝或铁等均不宜,铝表面的氧化膜使反应速度极慢,铁的活动性和醋酸的酸性都太弱,都很给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⑶ 能量变化的例子很多,不赘述。

⑷  颜色改变的实验不太多见,以下推荐二例:

① 火柴燃烧产物使高锰酸钾稀溶液褪色:

如图2-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稀高锰酸钾溶液(能显示紫色即可,浓度不要太高),用另一个同型烧杯罩在上方,将火柴划燃后,立即伸入烧杯内,一会儿后,抽出火柴梗,盖上烧杯,轻轻振荡,观察。

紫色溶液迅速变成肉黄色(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小,反应后,溶液颜色接近无色)。

这是由于火柴头内含硫,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将高锰酸钾还原成二价锰盐:

高锰酸钾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更强,因此,在配制高锰酸钾溶液时,可在其中滴加微量的稀硫酸,反应现象更明显。

⑶  氯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氯化铁溶液显黄色,硫氰化钾溶液无色。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稀溶液,观察,可见溶液变血红色。

该实验现象很明显,若溶液浓度偏大,反应后溶液颜色太深,视觉效果呈黑色。

试题详情

4.探究评价:

该实验的目的,一是,了解化学变化中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二是,使学生了解滴管、试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倾倒液体、滴加液体等基本操作方法。因此,只要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的实验均可备选。

试题详情

3.探究方案:

①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观察变化。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在溶液中存在酚酞二钠盐(红色)和酚酞三钠盐(无色),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时,平衡向生成三钠盐方向移动,溶液褪色。因此,要保证溶液不褪色,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不可过高。

实验证明,只有当NaOH溶液浓度小于0.1mol/L,即溶液pH小于13时,生成的红色酚酞才是稳定的。

但酚酞试液在氨水、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等溶液中,无论其浓度大小,红色均不褪去,因此,该实验可用这些溶液代替。

②将一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再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气泡放出,镁条溶解;一会儿后,用手抚摸试管,可感觉到试管壁发烫。

该实验中,镁条可用锌代替,但不宜用铁。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速率较慢,不易观察到大的气泡,也不易感觉温度的变化,实验现象不明显。若用锌代替镁做该实验,则不宜用稀硫酸,因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能阻止金属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反应一小会儿后,速率明显减慢。若只有稀硫酸时,可以溶液中添加少量的氯化钠溶液。

另外,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较慢,特别的盐酸浓度过大时,反应剧烈,常因迅速产生气体,致使液体溅出。因此,稀盐酸的浓度以1∶3为宜。

③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可见到蓝色絮状沉淀。

做该实验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溶液的浓度均不可太低,滴加溶液后,不要震动,可见明显的蓝色絮状沉淀。笔者在该实验时,曾将试管倒置,试管内液体亦不会流下。

④划燃一根火柴,观察。可见橙黄色火焰,放热。该实验可用其他可燃物燃烧代替。

试题详情

2.实验仪器:试管、滴管。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镁条、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火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