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6391  276399  276405  276409  276415  276417  276421  276427  276429  276435  276441  276445  276447  276451  276457  276459  276465  276469  276471  276475  276477  276481  276483  276485  276486  276487  276489  276490  276491  276493  276495  276499  276501  276505  276507  276511  276517  276519  276525  276529  276531  276535  276541  276547  276549  276555  276559  276561  276567  276571  276577  276585  447090 

1.化学反应原理

⑴ 氢气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放热,产生蓝色火焰。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爆炸。

⑵ 氢气具有还原性,可在加热条件下,将氧化铜还原成金属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紫红色,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试题详情

6. 创新思维

⑴ 检验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的简单方法:在试管内加入几块锌粒,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看到锌粒和稀硫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这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片刻,松开堵住试管口的大拇指,立刻用燃着的木条点试管中的气体,试管中的气体被点燃,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⑵ 2体积氢气跟1体积氧气混合成爆鸣气,它在不遇明火时不会发生爆炸。但遇火则发生强烈爆鸣,用它充填肥皂泡或塑料薄膜袋点火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强烈爆鸣,但又十分安全。用塑料薄膜袋把口扎紧在一根连有橡胶管的玻璃管上,先用来储1/3体积氧气,再充2/3体积氢气(最好是先充氧气后充氢气),然后用弹簧夹紧。往预先准备好的盛有肥皂液的蒸发皿内鼓入混合气(如图11-8所示),蒸发皿内会冒起大量气泡。然后移走储气袋。用火柴点燃肥皂泡,会发生震耳的爆鸣声并伴有火光。塑料薄膜储气袋内若有剩余气体,可打开弹簧夹,就着导管口点燃,塑料袋同样“安全”爆破。这后一个实验正好启发同学思考,如果塑料袋换成了玻璃细口瓶该会有怎样的后果?这个实验将使学生牢记,在导管口点燃易燃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它的纯度。

⑶ 利用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也可制备氢气:

如图11-9所示,在烧瓶中放入铝片和固体氢氧化钠,通过分液漏斗加入水,反应即可发生。由于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速率会越来越快,可以通过滴加水的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

由于氢氧化钠和铝反应时产生热量多,故不适宜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试题详情

5. 资源开发

⑴ 用注射器作气体发生装置,适用于制取少量氢气。使用时,先取下注射器的活塞,向针管中加入固体试剂,装上活塞吸入液体试剂,将针尖朝上,推动活塞排出针管中的空气,再将针尖插入橡皮塞密封。使用时,针尖朝上拔掉橡皮塞,推动活塞即可排出氢气。如图11-5。

⑵ 用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可代替化学仪器做制取氢气实验,材料易得,操作简单,下面仅举二例。

①利用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得干电池的锌皮、废旧铝制品和酸反应来制取氢气,使用前应将金属材料清洗并将表面的油漆等保护层打磨干净,如用铝制取氢气,应选用稀盐酸,铝和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比较慢。用小试管作氢气发生,在小试管外套一支略大的试管收集氢气,收集过程中将大试管缓慢向上提起。如图11-6。

② 在较小的塑料牛奶瓶中加入锌片(可从废旧干电池外壳中取得),倒满白醋(主要成分为CH3COOH),在瓶口套上气球,静止,一段时间后,气球胀开,取下气球,伸入一根带玻璃活塞的导管,扎紧气球口,可进行氢气的实验。如图11-7所示。

试题详情

4. 探究评价

方案⑴装置简单,操作简便,适合学生实验。但由于试管容积小,所能制得氢气量较少,装置不能控制气体的产生与终止。因此教师演示或需要制取较多量氢气时,不宜使用此法。

方案⑵制取气体时,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使用方便,但缺点是需要较多的试剂,更换试剂比较麻烦。为此,可按如图11-4所示改进,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这种装置延用了启普发生器即开即用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试剂用量多的缺点,是实验制取氢气常好的装置。

试题详情

3. 探究方案

方案⑴:如图11-1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锌粒,加入适量稀硫酸(或稀盐酸)塞上塞子,收集氢气。锌跟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如反应速率太慢,可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或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

如图11-2所示,可以在上述装置中添加分液漏斗,通过控制添加试剂的速度来控制反应速率,获得较平稳的气流。

方案⑵:制取较多氢气时,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如图11-3所示。当打开导气管的活塞,球形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与窄口上固体接触而产生气体;当关闭活塞,生成的气体将液体压入球形漏斗,使固、液体试剂脱离接触而反应暂行停止,可供较长时间反复使用。启普发生器中的酸液长久使用后会变稀,此时,可把下球侧口的橡皮塞(有的是玻璃塞)拔下,倒掉废酸,塞好塞子,再向球形漏斗中加酸。需要更换或添加固体时,可把装有导管的橡皮塞取下,由中间圆球的侧口加入固体。

使用启普发生器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反应不需条件,而且反应时不能产生大量的热。

②反应物一个是固体(需要块状或粒状,反应时不能变成粉末状),一个是液体。

③生成气体不能是易溶于水的气体。

试题详情

2. 实验仪器:试管、启普发生器、单孔橡皮塞、双孔子塞、导管、铁架台、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等。

实验药品:锌粒、稀硫酸或稀盐酸等

试题详情

1. 化学反应原理

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稀硫酸用1体积浓硫酸跟4体积水混合而成)

也可以用金属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备氢气:

  (稀盐酸浓度1∶3)。

试题详情

6.创新思维:

用生活中的红糖制白糖:

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将滤液转移到小烧杯里,在水浴中蒸发浓缩。当体积减少到原溶液体积的1/4左右时,停止加热。从水浴中取出烧杯,自然冷却,有白糖析出。

试题详情

5. 资源开发:

⑴ 以上实验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可进行以下改进。

按图14-1所示,在干燥管中放入一小团棉花,再在上方放入适量的颗粒状活性炭,固定在铁架台上。从干燥管上方注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下方立即可收集到无色溶液。效果很好,时间很短,适合课堂演示。

⑵ 制取并收集一瓶氯气:

或制取并收集一瓶NO2气体:

在集气中瓶放入适量的活性炭,用涂有凡士林的玻璃片盖住集气瓶。轻轻振荡,观察。一会儿后,集气瓶中颜色褪出。证明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性。若有烤过的木炭代替活性炭,也有比较好的实验效果。

试题详情

4.探究评价:

块状的木炭吸附效果不太理想,往往只能看到的溶液颜色变浅。加之木炭的碎屑不易沉降,使溶液显黑色,不易观察到溶液颜色的改变。

木炭或活性炭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往往其吸附已达饱和状态,用此木炭或活性炭实验,效果很差。为此,可将木炭或活性炭先用微火加热较长时间,使其解析后,冷却,研成粉末。将粉末加到红墨水的溶液中,振荡后,过滤。可明显看到溶液由浅红色变无色。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