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8年2月末的一天,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在列宁的办公室激烈争吵。列宁愤怒地说:“够了,够了,别玩弄词句了!我一秒钟都不能忍受了!要进行革命战争就得有军队,可我们没有。革命的夸夸其谈该结束了……我再不能忍受空谈了!我说完了,恳请接受我的辞职!”列宁以辞职相威胁,是为了迫使布尔什维克的领袖们通过( )
A.《四月提纲》 B.对德和约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9.1861年年初的一天,美国北方绅士巴特勒在华盛顿和一位南方的领导人就战争的可能性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南方领导人傲慢地说:“北方不可能开战,在北方我们有很多盟友。”巴特勒气愤地反驳道:“是的,在北方你们有很多盟友。如果你们只是在联邦的体制内争吵,他们会继续站在你们一边。但是,当你们向联邦的旗帜开枪时,人民就会团结起来同你们作战。而且,我向你保证:如果战争发生,奴隶制就会终结。”从这段材料看,双方的根本分歧是( )
A.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B.权力的相互制约 C.分裂还是统一 D.战争还是和平
18.在某些人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某些人”最有可能是 ( )
A.反法同盟各国的军队统帅 B.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者
C.拿破仑占领地的抵抗分子 D.法国的自由派贵族和银行家
17.右图是文革期间的一张宣传画,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以下有关这张画的解读,合理的是( )
①作者对知青下乡肯定是积极支持
②不能确定作者的真正立场
③画中主人公对知青下乡热潮的态度是身体力行
④由于这张画的主题不正确,不可能入选当时的全国美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6.五四运动中谁点燃了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愤怒之火?五四运动的亲历者熊梦飞在《忆亡友匡互生》中写到:“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有研究者据此认为是匡互生点燃了赵家楼之火,五四运动的首功非英雄匡互生莫属。上述历史研究 (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B.材料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D.材料不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15.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论述了技术应用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这充分说明(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害参半 B.古代技术成了近代迷信的帮凶
C.技术运用的社会条件至关重要 D.技术伦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14.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13.《徐霞客游记》中有如下文字:“一村依山逐洞,亦幽栖之胜”。“村亦百家之居,依山汇水,真山中之乐墅也”。“大寨诸村,山回谷转,夹坞成塘,溪木连云,堤篁夹翠,鸡犬声皆碧映室庐,杳出人间,分虚隔陇,宛然避秦处也”。“岭半得一山家,傍植芭蕉甚盛”。以上文字展示了( )
A.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B.辞官避祸、归隐林泉的文人心态
C.明代自耕农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 D.不假矫饰、秉笔直抒的史家品格
12.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避讳具有久远的历史,史书记载连绵不绝。如,为避秦始皇嬴政讳,改“正月”为“端月”;避汉武帝刘彻讳,用“通”代“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这些史事说明( )
①汉字演变趋势受制于政治 ②古代帝王天下独尊
③封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历史研究须重视史料鉴别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读右图,回答9-11题
9.该山南坡的自然带谱复杂,而北坡较简单,原因主要是( )
A.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B.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垂直温差大
D.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充足
10.该山雪线分布规律与其它自然带明显不同,原因可能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B.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C.北坡是向阳坡,温度高
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
11.该山可能位于
A.热带 B.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