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分)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3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⑵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a、b两种固体的混合物中分离出a采用_______法;
⑷40℃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
物质。
22、(3分)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强烈地震。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一切公共娱乐活动。请回答1---3题
⑴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枝折断 B.房屋倒塌 C.森林火灾 D.冰雪融化
⑵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①加热煮沸,②过滤,③投药消毒,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
A.③②④① B.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⑶用于玉树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三个C原子、三个O原子、三个N原子、三个Cl原子构成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0、(4分) 生活之中处处都有碳元素的踪影。请用含碳元素的物质的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白。
⑴沼气的主要成分 ;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 ;
⑶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的主要成分 ;⑷厨房里的有机物 。
21(4分)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你熟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否定各错误观点:
序号 |
错误观点 |
否定例证(化学方程式) |
(1) |
分解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
|
(2) |
凡有化合物生成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
|
(3) |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
(4)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1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 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 g;② 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NH4+可能存在 B.一定不存在Cl-
C.Na+可能存在 D.CO32-一定存在
1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4个推理不正确的是( )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金属镁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金属镁一定与硝酸反应放出氢气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D.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7、以下四种实验操作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16.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小明表演了-个魔术:他拿出一把装满“水”的“宝壶”,分别向编号为ABCDEF六只烧杯(装有少量不同试剂)中倒“水”,结果A杯无色透明,B杯看似红墨水,C杯看似蓝墨水,D杯看似牛奶,E杯看似红褐色涂料,F杯看似蓝色果冻。则宝壶中的“水”可能是
A.AgNO3溶液 B.H2O2 C.HCl溶液 D.NaOH溶液
15.甲、乙为两种单质,其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小于50,丙、丁为两种化合物,它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表示甲、乙,其中符合的是( )
A、镁和氢气 B、铜和银 C、碳和铜 D、镁和钙
14、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③: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B.装置④:干燥,收集HCl气体
C.装置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装置②:注满水由a进气收集O2或CO2气体
13、已知常温下许多盐如CaCl2、NaCl等物质的水溶液呈中性。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过量的下列物质中的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X是
A.碳酸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