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4中的
A.甲 B. 乙 C. 丙 D. 丁
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一盐荒地一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 旱地一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一旱地-滩涂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关键明确三者的概念。滩涂是指水边泥沙淤积而成的区域,如海滩、河滩、湖滩等,包括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 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地是指土壤表层盐碱聚集,不能种植一般农作物,只有极少数耐盐植物生长的土地。而旱地同学们都熟悉,我国北方降水少,耕地类型为旱地。滩涂通过排水变为盐碱地,盐碱地经过改良可变成进行耕种的旱地,A项正确。
图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9-10题。
6.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 土地租金低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产品的分工与合作,图中看出③流程的价值低,因此③处的成本也应该最低,A、B两项与该题无关,C中虽然劳动力充足但不一定廉价,D项土地租金低,符合成本低的要求,D项正确。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1所示。完成7-8题。
5.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产业分工与合作,关键是正确判读微笑曲线。图中看出流程越靠近两端,价值越高。中心城市科技水平高,应该发展价值高的①⑤流程,故A项正确。
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5-6题。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抓住“境外石化产业转移”。跟石化有关的是石油开采和港口建设(原料及产品的运输),而该区域内石油资源缺乏,因此可促进该区港口的建设。
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3-4题。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 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这一食物链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有4种成分,如果这4种生物分别属于其中2种成分,那么另外2种成分是__________。
(3)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甲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其他3种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4)如果提高系统中的的浓度,能使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那么,按质量增加由多到少排列这4种生物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
(5)如果系统中有某种有害物质易被生物体吸收,但不易被分解排出,那么这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由高到低排列,这4种生物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
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请据图回答
(1)将A、B、C、D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写在图中: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图中a1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2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3<a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只有____________假若A的总能量为1,按最低传递效率计算,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只画出四个方框,向下还会很多吗?请分析原因。
方面以____ 形式散失;一部分被________摄入;一部分则被________分解利用。
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自测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
3.有如图所示的一个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昆虫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
A.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鸟属于第二营养级 鸟
B.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昆虫,次级消费者是鸟
C.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若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需提供的能量为50a
D.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M ,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 鸟获得的总能量为m2 则
M 〉m1 +m2
4.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
A.输入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的总能量
C.消费者生长发育繁殖的总能量
D.生产者和消费者能量代谢总和
5.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和单向的
B.食物链越长,越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
6.在图中,每个字母代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人和含能量最多的生物分别是
b
a c 分解者
d
A.a和分解者 B.b和分解者
C.b和c D.b和a
7.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会多于6个,其原因是
A.环境资源有限 B.在每一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损失
C.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 D.ABC三项都对
8.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其食物有1/2来自浮游植物乙,1/4来自草食性鱼类丙,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B.甲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乙提供360千克的物质
C.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DDT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
D.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
9.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能量和营养级 B.个体大小与营养级
C.个体大小与个体数量 D.个体总量与营养级
10.据图示判断,以下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了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