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内涵就是“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B.目前的看法是,“低碳生活”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C.“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防患未然”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
D.“低碳生活”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虽是新概念,却反映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13.C(只是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是估计的减塑结果,并不是对题干的理解。)
三
“低碳生活” 创新生活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 选自(廖先旺 《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7日13版)
12.D(并非主要途径)
11.D(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13.C
解析:
12.D
11.D
13.下列对“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要使戒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样可以遏制白色污染。
B.还要让公众明白“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
C.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D.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并不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
答案:
12.下列有关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主要途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戒除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B.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C.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必须完全戒除。
D.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
11.下列对“低碳经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经济”首先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
B.“低碳经济”也意味着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C.“低碳经济”需要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
D.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有三种,戒除“便利消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和“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