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820  27828  27834  27838  27844  27846  27850  27856  27858  27864  27870  27874  27876  27880  27886  27888  27894  27898  27900  27904  27906  27910  27912  27914  27915  27916  27918  27919  27920  27922  27924  27928  27930  27934  27936  27940  27946  27948  27954  27958  27960  27964  27970  27976  27978  27984  27988  27990  27996  28000  28006  28014  447090 

1、从某项综合能力测试中抽取100人的成绩,统计如表,则这100人成绩的标准差为(    )

分数

5

4

3

2

1

人数

20

10

30

30

10

试题详情

2.值得改进和探索的方面主要有三。其一,新课的“导入”运用了中国古代“法(?)”字中有关“审判”的含义,原意是想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完整理解“法律”的涵义,但事后考察,觉得它与本单元第一课(即第17课)的“导入”有重复,因此今后的教学拟选择与“审判制度”和学生生活(知识)经验更贴近的内容切入,而“法(?)”字所包涵的完整意义可以在单元的总结中出现。其二,在教科书中出现了“法庭”、“法院”等不同概念,教学中应将这种不同称谓的内在涵义和前后变化和联系交代得更为清楚,但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只是按照教科书的提法展开。其三,根据教科书的编排,本课内容多以西方审判制度为例,然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实有关中国审判制度的内容,如何以中国古代审判制度来更具体地反映“以礼入法”的特征,这些问题留待今后的教学探讨。

 

 

试题详情

1.审判制度是人类法律制度完整构成的重要内容,也是法律公正性的重要体现。专门的审判机构是国家诞生后的产物,随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的变化,审判机构及其断案量刑的依据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社会总体发展看,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审判制度的变化相互促进,而后者更多的是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维系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本课教学能较完整地反映以上内容,也较恰当地讲清了审判制度变化与法律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试题详情

2.根据材料二,古代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现代刑罚追求什么目的?

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利益。公正。

要求:抓住刑罚功能从严酷残暴、维护统治到阻止、威吓和规劝的追求公正公平的变化,体现法律体系的完善和法制文明的进步。

[教学反思]

试题详情

生命刑

身体刑         维护统治

试题详情

渊源:古希腊、古罗马

英国:见证人制度、大小陪审团       保障

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              公民权利

 

试题详情

大陆法系:初审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            

美国法系:州法院、联邦法院。                       目标趋同

 

试题详情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8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8分)

(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12分)

 

 

 

 

 

 

 

 

 

 

 

 

 

 

 

 

 

 

 

河北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

试题详情

40.(28分)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下图(“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2000年>)回答问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