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9366  279374  279380  279384  279390  279392  279396  279402  279404  279410  279416  279420  279422  279426  279432  279434  279440  279444  279446  279450  279452  279456  279458  279460  279461  279462  279464  279465  279466  279468  279470  279474  279476  279480  279482  279486  279492  279494  279500  279504  279506  279510  279516  279522  279524  279530  279534  279536  279542  279546  279552  279560  447090 

11.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了大量的国宝,如:铜铸的鼠首和兔首。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两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多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   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   D.它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

试题详情

10.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         B.温度计         C.环形玻璃搅拌棒     D.天平

试题详情

9.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值,测得该溶液的pH值结果将会: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试题详情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B.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D.测定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3个温度,即盐酸的起始温度、

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

试题详情

7.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D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DH2

③Sn(s、灰)Sn(s、白);DH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H1>D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试题详情

6.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试题详情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

  C.0.2 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溶液的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试题详情

4.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

C.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于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

D.等质量粉末状与块状碳酸钙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粉末状比块状的反应快

试题详情

3.在一定温度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B2、AB的分子数之比为1:1:2时

试题详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在常温下腐败是自发进行的       B.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C.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D.电解池的反应是属于自发反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