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核仁:核仁是DNA集中的区段,其功能是与某种RNA(R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染色质:染色质是指细胞间期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叫做染色质。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的间期核中DNA、蛋白质以及少量RNA所组成的一串念珠状的复合体。它们代表了细胞间期核内遗传物质的特定形态。染色体和染色质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同一种物质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两种形态,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则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根据这个“蓝图”,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
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核孔,遗传物质DNA在染色质上。
1.核膜:组成细胞核的核膜是双层膜,核膜将细胞质与核内物质分开,形成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DNA、RNA的合成在核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则在细胞质中完成,这样就避免了彼此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秩序井然;同时核膜还能保护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免受机械损伤。
2.细胞有核部分出现死亡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伤害,导致部分细胞死亡;二是细胞的正常凋亡。
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没有细胞核,细胞将不能存活。生命活动是由蛋白质体现的,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的酶其成分也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由RNA控制,而RNA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为模板合成的。所以没有细胞核,细胞将不能合成蛋白质,也不能生长、分裂。
伞藻嫁接实验证明:
1.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都要比无核部分多和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
11.
图3-2-19
如图3-2-19所示,长L=1.5 m,高h=0.45 m,质量M=10 kg的长方体木箱,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当木箱的速度v0=3.6 m/s时,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50 N,并同时将一个质量m=1 kg的小球轻放在距木箱右端的P点(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脱离木箱落到地面.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其他摩擦均不计.取g=10 m/s2.求:
(1)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放在P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
(3)小球离开木箱时木箱的速度.
解析:(1)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始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由h=gt2,t= = s=0.3 s.
(2)小球放到木箱上后相对地面静止,木箱的加速度为
a1== m/s2=7.2 m/s2
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x1== m=0.9 m.
(3)x1小于1 m,所以小球不会从木箱的左端掉下.
木箱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a2== m/s2=2.8 m/s2
设木箱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2时,小球脱离木箱x2=x1+=0.9 m+0.5 m=1.4 m
设木箱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2,由x=at2得t2= = s=1 s
小球刚离开木箱瞬间,木箱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v2=a2t2=2.8×1 m/s=2.8 m/s.
答案:(1)0.3 s (2)0.9 m (3)2.8 m/s
10.
图3-2-18
如图3-2-18为一滑梯的示意图,滑梯的长度AB为L=5.0 m,倾角θ=37°.BC段为与滑梯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一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离开B点后在地面上滑行了s=2.25 m后停下.小孩与滑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小孩沿滑梯下滑时的加速度a的大小;
(2)小孩滑到滑梯底端B时的速度v的大小;
(3)小孩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小孩受力如右图所示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sin θ-μFN=ma,FN-mgcos θ=0
解得a=gsin θ-μgcos θ=3.6 m/s2.
(2)由v2=2aL,求出v=6 m/s.
(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0-v2=2a′s,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μ′=0.8.
答案:(1)3.6 m/s2 (2)6 m/s (3)0.8
9.
图3-2-17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 kg,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3-2-17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A物块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B物块不受拉力作用的v-t图象,求:
(1)物块A所受拉力F的大小;
(2)8 s末物块A、B之间的距离x.
解析:(1)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
由v-t图象可得:
a1== m/s2=0.75 m/s2①
a2== m/s2=-1.5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②
对A、B两物块分别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f=ma1③
-Ff=ma2④
由①-④式可得:F=1.8 N.
(2)设A、B两物块8 s内的位移分别为x1、x2由图象得:
x1=×(6+12)×8=72 m,x2=×6×4=12 m,所以x=x1-x2=60 m.
答案:(1)1.8 N (2)60 m
8.
图3-2-16
如图3-2-16是一种升降电梯的示意图,A为载人箱,B为平衡重物,它们的质量均为M,上下均由跨过滑轮的钢索系住,在电动机的牵引下使电梯上下运动.如果电梯中人的总质量为m,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电梯即将到顶层前关闭电动机,依靠惯性上升h高度后停止,在不计空气和摩擦阻力的情况下,h为( )
A. B.
C. D.
解析:关闭电动机后,载人箱A受到B对A的向上的拉力为Mg,A及人的总重力为(M+m)g,载人箱A加速度大小为a==g,
由2ah=v2得h=,选项B正确.
设B对A拉力FT
对B:FT-Mg=Ma
对A:FT-(M+m)g=(M+m)a,a=
由V2=2ah得h=,D选项正确.
答案:BD
7.
图3-2-15
(2010·潍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如图3-2-15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3-2-15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解析:对m开始时加速度a1=μgcos θ+gsin θ.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的摩擦力方向由沿斜面向下变为沿斜面向上.以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gsin θ-μgcos θ,显然a1>a2,只有图象D正确.
答案: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