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09.浙江月考)《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 B
(2009.江西联考)温总理在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说:“有句话是‘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就是开始就要把工作谋划好、做好,这样你在任期内就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团结澳门各界群众,取得新成绩。”回答4--5题。
4.政府工作人员要想做到“团结各界群众”,就必须……………………( )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要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 ③坚持依法行政,审慎用权,自觉接受监督 ④重品行、作表率,对上级部门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5.“慎始敬终,终以不困”引用《左传》周书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勉励崔世安开始就把工作做好,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A.包容性 B.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答案 C
3.(2009.江西联考)2009年5月,“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正式启动,在群众中掀起了“爱国歌曲大家唱”的热潮。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③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却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由此看来,继承传统文化应
A.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海纳百川,熔铸百家
答案 B
1.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答案 C
1.
(1)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②爷爷长期受传统勤俭节约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节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而影响他对“以旧换新”的认识和选择。
(2)①国家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②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③促进了家电产业(相关产业)的生产发展,扩大就业;④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会重视资源环境问题。②政府具有履行经济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会采取措施,加强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管理和监督。③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政府会做到依法行政,解决好资源环境问题。
(4)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挑选电脑。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市场调查,挑选价廉物美的电脑。③把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购买电脑时要考
题组二
一选择题
(2009.山东检验)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回答1-2
8. (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模拟考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德;外王即以经世为用,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下列选项中符合“内圣外王”思想的是
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7、(上海市十校2010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自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至今,我国已有 处世界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居世界 位。
A、35、二 B、38、二 C、38、三 D、35、三
答案 C
6、(湖南省2010届高三高考预测)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中央组织33位在延安工作过的老同志“重返延安”,重返他们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只要培育民族精神,就能弘扬时代精神
④民族精神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