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79546  279554  279560  279564  279570  279572  279576  279582  279584  279590  279596  279600  279602  279606  279612  279614  279620  279624  279626  279630  279632  279636  279638  279640  279641  279642  279644  279645  279646  279648  279650  279654  279656  279660  279662  279666  279672  279674  279680  279684  279686  279690  279696  279702  279704  279710  279714  279716  279722  279726  279732  279740  447090 

39.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经济、科技、文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上演。最终参展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达到246个。(26分)

材料一  上海世博会提出了“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理念。“科技世博”直接推动了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中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声、光、电等高技术产业企业。“低碳世博”使园区内低碳元素比比皆是,比如印度馆内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顶,这个竹制穹顶上方是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场馆提供绿色清洁能源;德国馆的绿色建筑技术,西班牙馆的环保藤条材料以及如同一个没水、没电、没热的“原始洞穴”的伦敦零碳社区--低碳技术把世博园区装扮得美轮美奂。

材料二  迎世博600天行动开始以来,上海市政府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了城市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策划开展了“世博进社区”、“世博企业行”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还组织了“文明交通”、“文明餐饮”和“邻里一家亲”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文明的软硬环境迎接世博会。

申博成功8年来,上海市民全力支持、全情参与;迎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以来,上海市民更以实际行动作答:“办好世博会,2000万上海市民都是东道主。”从200万到2000万,申城市民人人都是“志愿者”。 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1)简要概括贯彻科技理念和低碳理念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海市民应该如何努力为世博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2分)

试题详情

36.读下面材料,回答各题。(24分)

材料1  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图

材料2  环渤海地区企业总部迁移路径示意图

(1)根据材料1,请描述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

因。(14分)

(2)根据材料2,描述生产企业总部迁移的特点。(2分)

(3)请说明研发性总部迁出后,对迁出地生产部门的有利影响。(8分)

试题详情

35.《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

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以下绘画符合该思想的是

 

A.《枪杀》   B.《塞莱斯蒂纳》    C.《睡莲》    D.《晚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1题-第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共5题,共125分)

试题详情

34.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都出现了雇佣关系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试题详情

33.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C.曾国藩--孙中山--蔡元培      D.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试题详情

3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B.“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