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0202  280210  280216  280220  280226  280228  280232  280238  280240  280246  280252  280256  280258  280262  280268  280270  280276  280280  280282  280286  280288  280292  280294  280296  280297  280298  280300  280301  280302  280304  280306  280310  280312  280316  280318  280322  280328  280330  280336  280340  280342  280346  280352  280358  280360  280366  280370  280372  280378  280382  280388  280396  447090 

(2009.江苏联考)“六十载奋斗创业,一甲子春华秋实!”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迈着雄健的步伐,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迎来了六十华诞。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隆重欢庆这一盛大节日。据此回答1-2题。

1.假若你以这一新闻资料为背景写一篇时政小论文,应该选用的一组关键字(    )

A.打击敌对势力   维护国家主权   寻求战略盟友

B.国家实力增强   炫耀军事力量   促进世界和平

C.增强国家力量   主导世界格局   展示大国形象

D.综合国力上升   提高国际地位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  D

2.群众游行的三十六个方阵以新中国的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为共同主线,每个方阵各自以不同的主题与角度反映建设成就,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努力。群众游行的组织方式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最终会引起质变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10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试题详情

48.(2008·北京文综,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奥运火炬传递到经济特区深圳、汕头、厦门。这些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奥运火炬完成了在广东、福建的传递之后进入江西。在这段路线上,也不断在发生另一种“传递”:许多企业从广东和福建迁移到江西。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答案  ①积极认识规律,以对规律作用的认识指导本地经济发展。

②努力发挥认识的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制定相关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③尊重客观规律,利用综合成本优势等有利条件,创造“一站式”服务等新的条件,推动本地经济发展。 

解析  该题是政治、历史、地理相结合的综合题目,紧扣奥运火炬传递这一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对当地经济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并加以分析,说明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说明充分地利用了经济发展规律。 

试题详情

46.(2008·海南单科,23)辨析题: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

请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辨析“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答案  这一命题强调敢想、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合理性。在既定的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往往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要取得成功需要许多条件,如果只是敢想,并不具备相应条件,也不会取得成功。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规律,只凭主观愿望蛮干,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招致更大的失败。对这一命题要结合条件作具体分析,防止陷入夸大或否定主观能动性的误区。 

解析  此题为辨析题,是借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句激励性语言从哲学角度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辨析题一定要注意从合理性与局限性两个角度作答,此题宜先将“想”上升到哲学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成功的必要性,肯定其合理性;然后指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尊重;最后得出结论,避免陷入误区。

试题详情

22.(2008·四川文综,30)2007年是塑料诞生一百周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规律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答案  D 

解析  A、B、C项是错误的,D项符合材料的意思。

试题详情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回答20-21题。 

20.(2008·四川文综,28)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   )

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②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对维生素争论过程说明人们对维生素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②④是错误的,答案选①③。

21.(2008·四川文综,29)在维生素摄入问题上应有的科学态度是                  (   )

A.根据身体需要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B.根据别人经验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C.根据个人感受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D.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确定维生素摄入量 

答案  A 

解析  科学态度应该是根据自身需要确定,B、C、D项都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回答18-19题。 

18.(2008·重庆文综,3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答案  C 

解析  人的理性不能为自然界立法,故A项错误;人可以改变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但不是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改变了,规律本身就变化了,故B项错误;思维活动是客观的,故D项错误。

19.(2008·重庆文综,32)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   )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答案  D 

解析  洋菜本土化说明农艺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建立了一种新的具体的联系。A、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错误的,人不能改变固有的联系。

试题详情

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幢用玫瑰色的砖盖成的漂亮的房子,它的窗户上有天竺葵,屋顶上还有鸽子……”他们怎么也想象不出这种房子有多么好。必须对他们说:“我看见了一幢标价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么他们就惊叫道:“多么漂亮的房子啊!”(选编自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回答16-17题。 

16.(2008·重庆文综,29)材料中提到的“十万法郎”是                      (   )

①房子的价格  ②房子的价值  ③房子的交换价值  ④在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标价10万法郎,说明这是房子的价格,体现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②③不符合题意。 

17.(2008·重庆文综,30)大人与小孩对同一幢房子有不同理解,这是由于              (   )

A.认识对实践具有依赖性             B.实践与认识具有差异性 

C.实践与认识具有一致性             D.实践水平决定认识水平 

答案  A 

解析  大人与小孩的不同理解是由于二者的生活阅历、实践经验等不同得出的不同结论,强调不同的实践有不同的认识,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试题详情

15.(2008·全国Ⅱ,29)“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   )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憾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是关键词,是有效信息,说明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自己的弱点。②不符合题意,④是错误的,理性认识有正误之分。用排除法,排除A、C、D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