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0787  280795  280801  280805  280811  280813  280817  280823  280825  280831  280837  280841  280843  280847  280853  280855  280861  280865  280867  280871  280873  280877  280879  280881  280882  280883  280885  280886  280887  280889  280891  280895  280897  280901  280903  280907  280913  280915  280921  280925  280927  280931  280937  280943  280945  280951  280955  280957  280963  280967  280973  280981  447090 

4.基因兴奋剂是指向运动员体内导入新基因,从而改善运动员的耐力等运动能力,如将促红细胞增长素的基因注入马拉松运动员体内,运动员就可轻轻松松跑完全程,并突破2 h大关。这项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试题详情

3.Ti质粒上有T-DNA,这种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这种质粒存在于                         

A.大肠杆菌                   B.农杆菌       

C.酵母菌                   D.苏云金芽孢杆菌

试题详情

2.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标记基因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试题详情

1.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试题详情

8.  如图1-2-28所示为波源O振动1.5 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 s时它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问:

图1-2-28

(1)再经过多长时间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从t=0开始至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1)从图象可知λ=60 cm=0.6 m,t=1T

所以Tt=1.2 s,

又因为=,所以xλ=0.75 m

所以t=1.5 s时波刚好传至距波源0.75 m的质点处,最前面的波峰位于x=0.3 m的质点.

又因为=,

所以Δt== s=10.2 s

(2)从t=0至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所用总时间t′=tt=1.5 s+10.2 s=11.7 s

所以波源通过的总路程x=4A·=1.95 m

答案:(1)10.2 s (2)1.95 m

试题详情

7.  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1-2-27所示,传播速度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S2处,使S1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为1 cm,已知质点A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2.95 m,S2A=4.25 m,当两列波在A点相遇时,A点的振幅为多大?

图1-2-27

解析:根据vλf,则λ== m=0.2 m,

S1S2两波源到A点的波程差,ΔSS2AS1A=(4.25-2.95)m=1.3 m.

因为是完全相同的波源,所以ΔS若满足半波长的偶数倍,A点振动加强,振幅为两振幅之和,ΔS若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A点振动减弱,振幅为两振幅之差,由此判定=1.3×2/0.2=13.

即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A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动振幅为AA1A2=(2-1)cm=1 cm.

答案:1 cm

试题详情

6.  已知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2-26所示,再经过1.1 s,P点第3次出现波峰.求:

图1-2-26

(1)波速v为多少?

(2)由图示时刻起,Q点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出现波峰?

(3)从此时刻开始计时,试写出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解析:由传播方向可以判断,此时此刻P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经过t1T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经过t2=1T,第二次到达波峰位置,经过t3=2T,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即2T=1.1 s,T=0.4 s.

(1)从题中波形图上可以看出,波长λ=4 m,所以波速v===10 m/s.

(2)由图上可以看出波向右传播,t=0时,离A点最近的波峰在x=2 m处,该点距Q点距离为s=4 m,因此再经过t1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t1===0.4 s.

(3)坐标为x=3 m的质点此时处在平衡位置,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质点向上运动,周期为0.4 s,所以质点的振动周期也为0.4 s,从图上可以看出振幅为0.5 m,因此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为y=0.5sin t=0.5sin 5πt.

答案:(1)10 m/s (2)0.4 s (3)y=0.5sin 5πt

试题详情

5. 如图1-2-24为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沿+x方向连续传播,传播速度为2 m/s.

(1)求波上质点P的振动周期并画出从该时刻计时开始的振动图象.

(2)如图1-2-25所示,在探究共振现象的实验中发现:当作用在装置上MN间的驱动力的频率与上述横波的频率相同时,MN间五个单摆中D摆恰好发生共振.现测得D摆摆线长l=99.6 cm.摆球的直径d=0.8 cm,求当地重力加速度g.(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图1-2-24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λ=4 m.

T=可解得:T== s=2 s.

由于t=0时刻P点向上振动,则P点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

(2)由T=2π 得:g

Ll+,联立可解得:g==9.9 m/s2.

答案:(1)

(2)9.9 m/s2

试题详情

4. 

图1-2-23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1-2-23(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到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

(1)波长为多少?

(2)质点振动的周期为多少?

解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8L,由波的传播方向可推知质点9在Δt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而t=0时刻波刚传到质点1时其振动方向是向下的,由此可见质点9并非是Δt时刻波的前沿,由题意知(b)所示是经Δt时间第一次出现的波形,可知Δt时刻在质点9的右侧还应有半个波长的波形未画出来,即经Δt波应从质点1传播到质点13.(未画出)

传播的距离Δx=1.5λ=12L,故波速v==,波的周期T===.

 答案:(1)8L (2)

试题详情

3.如图1-2-22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 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振动,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时,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图1-2-22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解析:(1)v== m/s=10 m/s.

(2)波传播到J点的时间为:t1== s=0.45 s,

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振动了个周期.

t2T=×0.4 s=0.3 s,t2t1+t2=0.75 s.

答案:(1)10 m/s (2)0.75 s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