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基因兴奋剂是指向运动员体内导入新基因,从而改善运动员的耐力等运动能力,如将促红细胞增长素的基因注入马拉松运动员体内,运动员就可轻轻松松跑完全程,并突破2 h大关。这项技术的生物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
3.Ti质粒上有T-DNA,这种DNA可以转移到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这种质粒存在于
A.大肠杆菌 B.农杆菌
C.酵母菌 D.苏云金芽孢杆菌
2.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参与
B.基因表达载体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C.标记基因通常是抗生素抗性基因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1.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8. 如图1-2-28所示为波源O振动1.5 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在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 s时它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问:
图1-2-28
(1)再经过多长时间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从t=0开始至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解析:(1)从图象可知λ=60 cm=0.6 m,t=1T
所以T=t=1.2 s,
又因为=,所以x=λ=0.75 m
所以t=1.5 s时波刚好传至距波源0.75 m的质点处,最前面的波峰位于x=0.3 m的质点.
又因为=,
所以Δt== s=10.2 s
(2)从t=0至x=5.4 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时所用总时间t′=t+Δt=1.5 s+10.2 s=11.7 s
所以波源通过的总路程x路=4A·=1.95 m
答案:(1)10.2 s (2)1.95 m
7. 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1-2-27所示,传播速度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和S2处,使S1和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为1 cm,已知质点A与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2.95 m,S2A=4.25 m,当两列波在A点相遇时,A点的振幅为多大?
图1-2-27
解析:根据v=λf,则λ== m=0.2 m,
S1、S2两波源到A点的波程差,ΔS=S2A-S1A=(4.25-2.95)m=1.3 m.
因为是完全相同的波源,所以ΔS若满足半波长的偶数倍,A点振动加强,振幅为两振幅之和,ΔS若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A点振动减弱,振幅为两振幅之差,由此判定=1.3×2/0.2=13.
即满足半波长的奇数倍,A点为振动减弱点,振动振幅为A=A1-A2=(2-1)cm=1 cm.
答案:1 cm
6. 已知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1-2-26所示,再经过1.1 s,P点第3次出现波峰.求:
图1-2-26
(1)波速v为多少?
(2)由图示时刻起,Q点再经过多长时间第一次出现波峰?
(3)从此时刻开始计时,试写出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解析:由传播方向可以判断,此时此刻P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的,经过t1=T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经过t2=1T,第二次到达波峰位置,经过t3=2T,第三次到达波峰位置,即2T=1.1 s,T=0.4 s.
(1)从题中波形图上可以看出,波长λ=4 m,所以波速v===10 m/s.
(2)由图上可以看出波向右传播,t=0时,离A点最近的波峰在x=2 m处,该点距Q点距离为s=4 m,因此再经过t1时间,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t1===0.4 s.
(3)坐标为x=3 m的质点此时处在平衡位置,由于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所以质点向上运动,周期为0.4 s,所以质点的振动周期也为0.4 s,从图上可以看出振幅为0.5 m,因此坐标为x=3 m的质点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为y=0.5sin t=0.5sin 5πt.
答案:(1)10 m/s (2)0.4 s (3)y=0.5sin 5πt
5. 如图1-2-24为一列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沿+x方向连续传播,传播速度为2 m/s.
(1)求波上质点P的振动周期并画出从该时刻计时开始的振动图象.
(2)如图1-2-25所示,在探究共振现象的实验中发现:当作用在装置上MN间的驱动力的频率与上述横波的频率相同时,MN间五个单摆中D摆恰好发生共振.现测得D摆摆线长l=99.6 cm.摆球的直径d=0.8 cm,求当地重力加速度g.(结果取2位有效数字)
图1-2-24
解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λ=4 m.
由T=可解得:T== s=2 s.
由于t=0时刻P点向上振动,则P点的振动图象如下图所示:
(2)由T=2π 得:g=
又L=l+,联立可解得:g==9.9 m/s2.
答案:(1)
(2)9.9 m/s2
4.
图1-2-23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1-2-23(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到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
(1)波长为多少?
(2)质点振动的周期为多少?
解析:由图可知该波的波长为8L,由波的传播方向可推知质点9在Δt时刻的振动方向向上,而t=0时刻波刚传到质点1时其振动方向是向下的,由此可见质点9并非是Δt时刻波的前沿,由题意知(b)所示是经Δt时间第一次出现的波形,可知Δt时刻在质点9的右侧还应有半个波长的波形未画出来,即经Δt波应从质点1传播到质点13.(未画出)
传播的距离Δx=1.5λ=12L,故波速v==,波的周期T===.
答案:(1)8L (2)
3.如图1-2-22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 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振动,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时,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图1-2-22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解析:(1)v== m/s=10 m/s.
(2)波传播到J点的时间为:t1== s=0.45 s,
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振动了个周期.
t2=T=×0.4 s=0.3 s,t2=t1+t2=0.75 s.
答案:(1)10 m/s (2)0.75 s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