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1353  281361  281367  281371  281377  281379  281383  281389  281391  281397  281403  281407  281409  281413  281419  281421  281427  281431  281433  281437  281439  281443  281445  281447  281448  281449  281451  281452  281453  281455  281457  281461  281463  281467  281469  281473  281479  281481  281487  281491  281493  281497  281503  281509  281511  281517  281521  281523  281529  281533  281539  281547  447090 

14.唐代少数民族--回鹘,在西迁后逐步演变为①回族②裕固族③维吾尔族④羌族中的哪些少数民族(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

试题详情

13.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

试题详情

12.“连中三元”的典故出自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原指连续在三种科考中名列第一。据此分析判断:这一典故应源自哪一朝代的科举考试(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清

试题详情

11.集合各监测站的车流信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最好利用(  )

A.遥感技术   B.卫星导航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试题详情

10.图中a、b两曲线(  )

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试题详情

9.关于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生态、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读下图“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试题详情

8.关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上游地区终年少雨,荒漠广布

B.乙河上游地区终年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森林茂密  

C.甲河下游地区草场广阔,乙河下游地区水田连片

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

试题详情

7.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约束   

D.均受气候影响

试题详情

6.图中地质构造与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

   A.背斜--谷地            B.向斜--山地

   C.断层--谷地           D.水平岩层--河流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试题详情

5.上列a、b、c三幅图,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a -b -c      B.b- a -c      C.c--a---b     D.b-c-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