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图5-2-14
如图5-2-14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 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3mg
C.c点与b点的距离为 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
解析:物块滑到b点时,mgR=mv2-0,v=,A不正确.在b点,FN-mg=m,FN=3mg,B正确.从a点到c点,机械能损失了mgR,D正确.mgR-μmgs=0-0,s=,C正确.
答案:BCD
5.
图5-2-13
如图5-2-13所示,一轻弹簧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弹簧上端B点h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在C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x0表示B、C两点之间的距离;Ek表示小球在C处的动能.若改变高度h,则下列表示x0随h变化的图象和Ek随h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解析:由题意“在C点处小球速度达到最大”,可知C点是平衡位置,小球受到的重力与弹力平衡,该位置与h无关,B项正确;根据动能定理有mg(h+x0)-Ep=mv=Ek,其中x0与弹性势能Ep为常数,可判断出C项正确.
答案:BC
4.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 )
A. B. C. D.
解析:设小球上升离地高度h时,速度为v1,地面上抛时速度为v0,下落至离地面高度h处速度为v2,设空气阻力为f
上升阶段:-mgH-fH=-mv,-mgh-fh=mv-mv
又2mgh=mv
下降阶段:mg(H-h)-f(H-h)=mv,mgh=2×mv
由上式联立得:h=H.
答案:D
3.(2010·江门模拟)起重机将物体由静止举高h时,物体的速度为v,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增量
B.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C.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增量
D.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势能的增量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WF-WG=mv2/2,WG=mgh,所以WF=mv2/2+mgh,A正确,B、C错误;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D错误.
答案:A
2.一个木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个水平飞来的子弹射入此木块并深入2 cm而相对于木块静止,同时间内木块被带动前移了1 cm,则子弹损失的动能、木块获得动能以及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三者之比为( )
A.3∶1∶2 B.3∶2∶1 C.2∶1∶3 D.2∶3∶1
解析:设子弹深入木块深度为d,木块移动s,则子弹对地位移为d+s;设子弹与木块的相互作用力为f,由动能定理,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子弹克服木块阻力所做的功,即ΔE1=f(d+s),木块所获得的动能等于子弹对木块作用力所做的功,即ΔE2=fs,子弹和木块共同损失的动能为ΔE3=ΔE1-ΔE2=fd,即三者之比为(d+s)∶s∶d=3∶1∶2.
答案:A
1.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动能的两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直到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质量大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B.质量小的物体滑行距离大
C.质量大的物体滑行时间长 D.质量小的物体滑行时间长
解析:物体的动能全部用来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有Ek=μmgl⇒l=,质量小,滑行距离大.
而t== ,质量小,滑行时间长.
答案:BD
5.
图5-2-12
如图5-2-12所示,AB是倾角为θ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因为摩擦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2θ的圆弧上往复运动.
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cos θ-μmgcos θ·s=0,所以总路程为s=.
(2)对B→E过程mgR(1-cos θ)=mv①
FN-mg=②
由①②得对轨道压力:FN=(3-2cos θ)mg.
(3)设物体刚好到D点,则mg=③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θ-μmgcos θ·L′-mgR(1+cos θ)=mv④
由③④得应满足条件:L′=·R.
答案:(1) (2)(3-2cos θ)mg (3)·R
4.
图5-2-11
如图5-2-11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0,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 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3-5 s内物块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为a,A、B间的距离为s,则有F-μmg=ma,a== m/s2=2 m/s2,s=at2=4 m.
(2)设整个过程中水平力所做功为WF,物块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A,由动能定理得:
WF-2μmgs=mv,v=2as,WF=2μmgs+mas=24 J.
答案:(1)4 m (2)24 J
3.
图5-2-10
如图5-2-10所示,在抗洪救灾中,一架直升机通过绳索,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起一个漂在水面上的木箱,使其由水面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考虑空气阻力而不考虑空气浮力,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力F所做功减去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B.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
C.力F、重力、阻力,三者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动能的增量
D.力F和阻力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机械能的增量
解析:对木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则由动能定理:
WF-mgh-WFf=ΔEk故C对.
由上式得:WF-WFf=ΔEk+mgh,
即WF-WFf=ΔEk+ΔEp=ΔE.
故A错D对.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知B对,故B、C、D对.
答案:BCD
2.
图5-2-9
如图5-2-9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A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获得速度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
C.推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mgh D.阻力对小车做的功是mv2+mgh-Fs
解析:小车克服重力做功W=Gh=mgh,A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小车受到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加,W合=ΔEk=mv2,B选项正确;由动能定理,W合=W推+W重+W阻=mv2,所以推力做的功W推=mv2-W阻-W重=mv2+mgh-W阻,C选项错误;阻力对小车做的功W阻=mv2-W推-W重=mv2+mgh-Fs,D选项正确.
答案:AB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