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反映了:
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重农抑商的政策
31.明朝的“三司”与汉代的“三公” ①都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
②行政级别相同 ③权力大小不同 ④都直接听命于皇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据柯睿格(E. A. Kracke)对南宋两份进士题名录的研究,非官员家族的进士1148年占56.3%,1256年占57.9%。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B.南宋选拔官员不再关注家庭出身 C.宋代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儒学经义 D.门第出身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
29.公元前四世纪中叶秦国实行的一场变法运动为秦国迅速崛起及完成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唐宋八大家中有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因其主持的一场变法改革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杰出的改革家”。上述两次变法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 A.维护还是废除现存社会制度 B.是否因挽救危机而变法 C.是否对特权阶层加以限制 D.是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8.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通判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27.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26.《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 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25.隋王朝国祚短促,但在制度建设上却多有建树,既有继承发展,又有开拓创新。其中,由隋开创并为唐所继承的制度有 A.府兵制、三省六部制 B.府兵制、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D.科举制、均田制
24.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中原文化停滞不前 B.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为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C.唐朝开创了后世各项政治制度的先河 D.唐朝废除了秦汉以来各项制度
23.以下是唐朝时连续两年的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此表解释最为正确的是 A.由于人口大幅度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地方官吏任意增加税额,盘剥劳动人民 C.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度增加,但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D.由于扩大税源,中央赋税收入明显增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