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2742  282750  282756  282760  282766  282768  282772  282778  282780  282786  282792  282796  282798  282802  282808  282810  282816  282820  282822  282826  282828  282832  282834  282836  282837  282838  282840  282841  282842  282844  282846  282850  282852  282856  282858  282862  282868  282870  282876  282880  282882  282886  282892  282898  282900  282906  282910  282912  282918  282922  282928  282936  447090 

8.分子式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D.6种

试题详情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为

B.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 (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试题详情

(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值;

(Ⅱ)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5

(I)

(2)

     因为所以当时,取最大值6;当时,取最小值

(16)(本小题共14分)

   如图,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CE⊥AC,EF∥AC,AB=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Ⅱ)求证:CF⊥平面BDE;

(Ⅲ)求二面角A-BE-D的大小。

16证明:(I)设AC与BD交于点G,因为EF∥AG,且EF=1,AG=AC=1,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EG。因为EGP平面BDE,AF平面BDE,所以AF∥平面BDE。

(II)因为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CE⊥AC,所以CE⊥AC,所以CE⊥平面ABCD。如图,以C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则C(0, 0, 0),A(,0),D(,0, 0),E(0, 0, 1),F(,1)。所以=(,1),=(0,-,1),=(-,0,1)。所以·= 0-1+1=0,·=-1+0+1=0。所以CF⊥BE,CF⊥DE,所以CF⊥平面BDE

(III)由(II)知,=(,1),是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ABE的法向量=(x,y,z),则·=0,·=0。

所以x=0,且z=y。令y=1,则z=。所以n=(),从而cos()=

因为二面角A-BE-D为锐角,所以二面角A-BE-D为

 (17)(本小题共13分)

某同学参加3门课程的考试。假设该同学第一门课程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为,第二、第三门课程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分别为(),且不同课程是否取得优秀成绩相互独立。记ξ为该生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数,其分布列为

ξ
0
1
2
3
P


b

(Ⅰ)求该生至少有1门课程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

(Ⅱ)求的值;

(Ⅲ)求数学期望ξ。

17

解:事件A,表示“该生第i门课程取得优异成绩”,i=1,2,3。由题意可知

(I)由于事件“该生至少有一门课程取得优异成绩”与事件“”是对立的,所以该生至少有一门课程取得优秀成绩的概率是

(II)由题意可知,

整理得pq=

(III)由题意知,

 (18)(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

(Ⅰ)当=2时,求曲线=()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的单调区间。

18

解:(I)当时,

由于所以曲线处的切线方程为

。即

(II)

    当时,

    因此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时,,得;

    因此,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即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当时,.的递增区间为

    当时,由,得

    因此,在区间上,,在区间上,

    即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

(19)(本小题共14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

(Ⅰ)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Ⅱ)设直线AP和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

解:(1)因点B与(-1,1)关于原点对称,得B点坐标为(1,-1)。

    设P点坐标为,则,由题意得

    化简得:

    即P点轨迹为:

    (2)因,可得

    又

    若,则有,  即

    设P点坐标为,则有:

    解得:,又因,解得

    故存在点P使得的面积相等,此时P点坐标为

(20)(本小题共13分)

已知集合对于,定义A与B的差为

A与B之间的距离为

(Ⅰ)证明:,且;

(Ⅱ)证明: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Ⅲ) 设P,P中有m(m≥2)个元素,记P中所有两元素间距离的平均值为.

  证明:.

20,

[分析]:这道题目的难点主要出现在读题上,这里简要分析一下。

    题目所给的条件其实包含两个定义,第一个是关于的,其实中的元素就是一个n维的坐标,其中每个坐标值都是0或者1, 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一个n位数字的数组,每个数字都只能是0和1, 第二个定义叫距离,距离定义在两者之间,如果直观理解就是看两个数组有多少位不同,因为只有0和1才能产生一个单位的距离,因此这个大题最核心的就是处理数组上的每一位数,然后将处理的结果综合起来,就能看到整体的性质了。

    第一问,因为每个数位上都是0或者1,取差的绝对值仍然是0或者1,符合的要求。然后是减去C的数位,不管减去的是0还是1, 每一个a和每一个b都是同时减去的,因此不影响他们原先的差。

    第二问,先比较A和B有几个不同(因为距离就是不同的有几个),然后比较A和C有几个不同,这两者重复的(就是某一位上A和B不同,A和C不同,那么这一位上B和C就相同)去掉两次(因为在前两次比较中各计算了一次),剩下的就是B和C的不同数目,很容易得到这样的关系式:,从而三者不可能同为奇数。

    第三问,首先理解P中会出现个距离,所以平均距离就是距离总和再除以,而距离的总和仍然可以分解到每个数位上,第一位一共产生了多少个不同,第二位一共产生了多少个不同,如此下去,直到第n位。然后思考,第一位一共m个数,只有0和1会产生一个单位距离,因此只要分开0和1的数目即可,等算出来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数学语言的书写规范。

解:(1)设

        因,故

        即

        又

        当时,有

        当时,有

        故

    (2)设

        记

        记,由第一问可知:

       

       

       

        即中1的个数为k,中1的个数为l,

        设t是使成立的i的个数,则有

        由此可知,不可能全为奇数,即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3)显然P中会产生个距离,也就是说,其中表示P中每两个元素距离的总和。

    分别考察第i个位置,不妨设P中第i个位置一共出现了个1, 那么自然有个0,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所产生的距离总和为

    那么n个位置的总和

    即

下面就一些具体问题来阐述一下解题思路,希望可以指点今后高三学生的一些复习方向。

    选择题,第5题,考察知识点:极坐标系,在这个问题的设置上,命题人很巧妙地加入了一个乘积为0的现象,这违背了不少考生在之前的模拟考试中对于极坐标题的认识,认为就是简简单单的坐标转化,这一设置虽未增加多少难度,但构思仍然值得称赞。

    选择题,第6题,考察知识点:常用逻辑,向量。借助函数的背景,把几个小知识点灵活地放在一起,若略有粗心便可能失分。

    选择题,第7题,考察知识点:线性规划,指数函数。同样是求参数范围,这道题却能突破常规,最大值是3容易想,所有的a大于1却需要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选择题,第8题,考察知识点:立体几何。四个运动的点会让考生感觉不太舒服,而几何的美妙之处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如何从运动中寻找不变,这也是一向北京市命题风格,09年的选择题最后一题也体现了这个风格。

    填空题,第14题,一个正方形的滚动虽然是新背景,但也不是第一次在考试中见到,但是这样的滚动方式还是会让不少学生感觉陌生,如何迅速地考察运动状态的每一次变化,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解答题整体难度梯度较好,第15题直接考察三角函数虽然有些出人意外,但题目本身中规中矩,跟平时三角函数的练习并没有太大区别,立体几何,概率,导数三道大题也依然维持常态,与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讲解的东西保持一致。值得说的是最后两道大题。

    19题为解析几何大题,第二问很多考生反映说计算量很大,的确,如果按照一般的计算交点然后计算距离的方式去求三角形面积,计算量的确不小,但是这样做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拿到题目,未详细思考直接动笔运算,事实上,如果认真考察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便可以发现这道题目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运算,我后面给出的解法口算即可完成。

    最后一题的立意继承了07年的压轴题立意,在离散情况下处理集合的新背景规则,带有一些组合技巧。考生的瓶颈在于读题上,大多数同学读到复杂的符号和定义的时候便头晕眼花,这说明了许多考生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层面尚浅,不能将抽象的符号语言转化为直观的认识,北京近年来的压轴题风格多为此类,下一届的高三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试题详情

(9)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9,(-1,1).

解析:

(10)在△ABC中,若b = 1,c =,则a =     

10, 1。

解析:,因此,故

(11)从某小学随机抽取100名同学,将他们的身高(单位:厘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由图中数据可知a=      。若要从身高在[ 120 , 130),[130 ,140) , [140 , 15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人参加一项活动,则从身高在[140 ,15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    

11,0.030, 3

解析:由所有小矩形面积为1不难得到,而三组身高区间的人数比为3:2:1,由分层抽样的原理不难得到140-150区间内的人数为3人。

(12)如图,的弦ED,CB的延长线交于点A。若BDAE,AB=4, BC=2, AD=3,则DE=      ;CE=    

12,5,

解析:首先由割线定理不难知道,于是,又,故为直径,因此,由勾股定理可知,故

(13)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13,

解析:双曲线焦点即为椭圆焦点,不难算出为,又双曲线离心率为2,即,故,渐近线为

(14)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

设顶点P(,y)的轨迹方程是,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在其两个相邻零点间的图像与

所围区域的面积为     

说明:“正方形PABC沿轴滚动”包括沿轴正方向和沿轴负方向滚动。沿轴正方向滚动指的是先以顶点A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当顶点B落在轴上时,再以顶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如此继续。类似地,正方形PABC可以沿轴负方向滚动。

14, 4,

解析:不难想象,从某一个顶点(比如A)落在x轴上的时候开始计算,到下一次A点落在x轴上,这个过程中四个顶点依次落在了x轴上,而每两个顶点间距离为正方形的边长1,因此该函数的周期为4。下面考察P点的运动轨迹,不妨考察正方形向右滚动,P点从x轴上开始运动的时候,首先是围绕A点运动个圆,该圆半径为1,然后以B点为中心,滚动到C点落地,其间是以BP为半径,旋转90°,然后以C为圆心,再旋转90°,这时候以CP为半径,因此最终构成图象如下:

因此不难算出这块的面积为

试题详情

(1) 集合,则=

  (A) {1,2}   (B) {0,1,2}   (C){x|0≤x<3}    (D) {x|0≤x≤3}

1,B.

解析:,因此

(2)在等比数列中,,公比.若,则m=

(A)9     (B)10     (C)11     (D)12

2,C.

解析:,因此有

(3)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3,C.

解析: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面向我们的左上角缺了一小块长方体的图形,不难选出答案。

(4)8名学生和2位第师站成一排合影,2位老师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

(A)     (B)     (C)    (D)

4,A.

解析:基本的插空法解决的排列组合问题,将所有学生先排列,有种排法,然后将两位老师插入9个空中,共有种排法,因此一共有种排法。

(5)极坐标方程(-1)()=0(0)表示的图形是

(A)两个圆                (B)两条直线

(C)一个圆和一条射线          (D)一条直线和一条射线

5,C.

解析:原方程等价于,前者是半径为1的圆,后者是一条射线。

(6)若,是非零向量,“”是“函数为一次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B.

解析:,如,则有,如果同时有,则函数恒为0,不是一次函数,因此不充分,而如果为一次函数,则,因此可得,故该条件必要。

(7)设不等式组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y=的图像上

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1,3]     (B )[2,3]     (C ) (1,2]      (D )[ 3, ]

7,A.

解析:这是一道略微灵活的线性规划问题,作出区域D的图象,联系指数函数的图象,能够看出,当图象经过区域的边界点(2,9)时,a可以取到最大值3,而显然只要a大于1,图象必然经过区域内的点。

(8)如图,正方体ABCD-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E=x,DQ=y,DP=z(x,y,z大于零),则四面体PEFQ的体积            

  (A)与x,y,z都有关

  (B)与x有关,与y,z无关

  (C)与y有关,与x,z无关

  (D)与z有关,与x,y无关

8,D.

解析:这道题目延续了北京高考近年8,14,20的风格,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的面积永远不变,为面面积的,而当点变化时,它到面的距离是变化的,因此会导致四面体体积的变化。

第II卷(共110分)

试题详情

5.标志确定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虚词句式的标志词,抓住标志即可事半功倍。如判断句的标志词“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词“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是”“之”等;定语前置的标志词语“者”“之”等。如第1题A项中“句读不知”中的“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再如,判断句:“廉颇,赵之良将也”“当立者公子扶苏”。被动句:“大方之家”“若属皆且为所虏”。宾语前置标志:“何罪有”“唯利图”“唯马首瞻”。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处江湖远”。

试题详情

4.结构推断法

一是对称法。文言句子里讲究整齐对称,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由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断另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向荣,泉涓涓始流”中的“以”和“而”用法和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修饰的连词。二是成分法。就是依据虚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进行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第2题中的C项“母上书言于王曰”一句的主语是“母”,“其”作“母”的定语,定语一般由代词充当,因此“其”的义项为“代词,他(赵括)的”。

试题详情

3.代入验证法

一是直接代入法。即将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分别代入句子里去理解,从而判断正误。如前面第1题C项中的“而”,“而”字的常见义项有:①表并列,②表顺承,③表递进,④表转折,⑤表修饰,将其分别代入,结合语境推断出其用法即可。二是换位代入法。即将同组一个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个句子理解,看是否讲得通,依此来推断正误。如第1题中的D项“月出东山之上”很容易推断出“于”的义项是介词“从”,把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人力不至此”中理解讲不通,依此推断出两组的“而”字意义用法不相同。

试题详情

2.语境辨析法

即根据上下文语境(包括外部语境)来推断,在整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如前面第1题中“齐人伐燕,胜”中的“之”,前句的意思是“齐国人讨伐燕国”,“胜之”的意思是“战胜了它”,表结果。因此“之”是代指“燕国”。

试题详情

1.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是能从词性的角度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就能对词语进行正确的判断。如果一组句子中同一个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也肯定不同。例如2009年广东卷第二大题第6小题中“发兵捕,久不得”和“周怀政诛,帝怒甚”的两句,前一个“之”是代词,他;后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