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认真分析例句特点:
1)理解例句意义,特别隐含义,保证仿写句意与例句句意的一致。
2)注意例句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关系,注意关联词。有时标点也有暗示,如分号。
3)注意例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4)注意例句的用词,如褒贬雅俗等。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喜、沉重、明快等。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内容,仿句要反映文段整体内容;句式结构,要与例句一致;写法,要善于联想。做到“形似意谐”。
有的成语在实际运用当中,有其使用习惯,比如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例如: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年)
“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用于肯定句中,不恰当。
病句解题指导:
1、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然后再看句子的枝叶,是否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等毛病。
例: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级领导……决定……并赔偿……”,显然有悖整个句子的意思,“赔偿”的人应该是失职的粮库主任,而不是上级领导。应在“赔偿”前面加上“责令他”。
3、从逻辑事理入手。有些句子在逻辑上出现毛病,辨析时就要从逻辑角度加以考虑。
例: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离弦之箭”是笔直向前的,而“蜿蜒”是曲曲折折的,句子中的比喻不合事理,不合逻辑。应改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4、从语感审读入手,来找出觉得别扭的地方,他们通常是语病所在。用这样的方法可以找出句式杂糅等语病。
5、从仿造例句入手。 高考语病题的取材都较新,很多内容对中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此我们不妨用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材料来仿造一个句子,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在不改变句子结构的前提下,用常用词语替换陌生的词语,会使陌生的句子变得熟悉,以利于解析例句,从而帮助我们作出判断,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之为“造句法”。如“三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如果对句中的“关于”的用法吃不准,可以再造一些句子,如“关于学习的事”,“关于运动会的有关事项”等等,通过所造的这些句子作一些比较,就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
成语在语言运用之中,相当于一个词,因而就有一个和其他词浯的搭配问题,不能互相矛盾,也不能重复。
例如: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贻笑大方”含有被动义,“被人”属多余。
例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
“蓬荜生辉”是谦辞,一般用于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感到光荣。这里显然用错了。
某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其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
例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W#W$W%.K**S*&5^U,这里误用指人。
有些成语意思较多,如只知其一,不知其余,就会在使用中出错。
例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的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以指暴露的很彻底,这里用来形容图片展对伪利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例如: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时,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2002年)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从全句意思看,是这一次群众评议时对机关作风很不满意,相信下-次大家会比较满意的,而用“有口皆碑”显然程度失当。还有一点,“有口皆碑”往往只用于已经存在、既成事实的事情上。此处使用明显不当。
有些成语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界限分明。若辨别不清,很容易用错。
例如: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2002年)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属褒义词,不合语境。
有的成语仅从字面上看与整个句子意思相一致,但仔细一分析却与全句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例如: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年)
“安步当车”意思是不坐车而不慌不忙地步行。全句意思是汽车无法行驶,抢险队员只好步行,因而使用不当。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