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4100  284108  284114  284118  284124  284126  284130  284136  284138  284144  284150  284154  284156  284160  284166  284168  284174  284178  284180  284184  284186  284190  284192  284194  284195  284196  284198  284199  284200  284202  284204  284208  284210  284214  284216  284220  284226  284228  284234  284238  284240  284244  284250  284256  284258  284264  284268  284270  284276  284280  284286  284294  447090 

6.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简单的可逆反应。

[易错点评]  ①反应条件不同:如催化ATP水解的酶和催化ATP合成的酶不同。②能量代表的意义不同:ATP水解是释放能量过程,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而ATP的合成需要能量,主要来自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光合作用中转化的太阳能。③反应场所不同: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而ATP的分解场所较为广泛。所以,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能用简单的可逆与不可逆概括,但可以说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试题详情

5.酶的本质及催化特性

[易错点评]  (1)酶的本质不只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2)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反应平衡;(3)酶能够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不会催化本不存在的反应;(4)酶催化反应时自身不被消耗掉,并不等于其催化能力一成不变,因为任何蛋白质分子都有一定的寿命,一段时间后酶会发生钝化现象,即催化能力开始下降,最后失去催化能力;(5)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并不等于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只能由一种酶来催化(如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都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

试题详情

2.分析C3、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时,要注意二者虽互为生成物与底物[①式C5?+CO2?→2C3 ;②式2C3 →C5 +(CH2O)],但是当突然增加CO2含量时,应按①式分析,即消耗的C5增多,生成的C3增多。此时尽量不考虑②式,因为此类题目都是让同学们分析短时间内的即时变化,生化反应较慢,不会在很短时间内加快进行②式所示的反应。对二者相对含量变化的分析技巧是:当光照强度变化时,主要分析②式;当CO2含量变化时,主要分析①式。

试题详情

4.[H]、ATP、C3、C5相对含量变化的分析

光照强度或CO2浓度的变化对[H]、ATP、C3、C5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是一个常考又难理解的知识点,出错率很高。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光反应和暗反应看作两个咬合在一起的“齿轮”(如图所示),当CO2浓度一定时,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就相当于给“光反应齿轮”突增动力,随后带动“暗反应齿轮”加快运转,几种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情况是:[H]、ATP合成量增加→C3消耗量增加,导致相对含量下降→C5合成量增加,导致相对含量上升→葡萄糖生成量增加;当突然减弱光照强度时,就相当于给“光反应齿轮”突然“刹车”,随后的变化是:[H]、ATP合成量减少→C3消耗量减少,导致相对含量上升→C5合成量减少,导致相对含量下降→葡萄糖生成量减少。同样的道理,当光照强度不变、突增(或突减)CO2供应量时,就相当于给“暗反应齿轮”突增动力(或突然“刹车”),总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易错点评]  1.光照强度或)CO2浓度的变化对[H]、ATP、C3、C5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是有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的,综合上表可知:①当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改变时,首先引起光反应产物[H]、ATP相对含量的变化,然后影响暗反应,引起C3、C5相对含量的变化;②当光照强度一定CO2浓度改变时,首先影响暗反应,引起C3、C5相对含量发生变化,然后影响光反应产物[H]、ATP相对含量的变化。

试题详情

3.线粒体不是有氧呼吸的惟一场所。

[易错点评]   由于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蛔虫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故无线粒体……部分学生由此推断“无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这是不科学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不是惟一场所,因为:①使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不是线粒体的两层膜,而是膜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好氧性细菌等原核生物,虽无线粒体但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②有氧呼吸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剩下的大部分氧化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所以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试题详情

1.细胞中可作为能源物质的大分子有机物不只是多糖,蛋白质、脂肪氧化分解也能提供能量,在供能顺序方面,糖类先氧化分解供能,其次是脂肪,最后才是蛋白质。

[易错点评]  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教材在讲解呼吸作用时以糖为底物,所以给学生一种错觉:糖类是惟一的大分子能源物质。实质上,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正常状况下糖类供能占70%以上,其他能量由蛋白质、脂肪等氧化供能。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尿素,说明体内有一部分蛋白质被氧化分解;每天摄入适量的脂类物质而并没长胖,说明这部分脂类物质并没有被储存在皮下脂肪等组织中,而是被氧化分解了。这两个实例足以证明我们体内每天都可以氧化分解一部分蛋白质和脂类物质来提供能量。另外,在供能顺序方面,一定要注意:生物体内,一般是糖类先提供能量,当糖类不能继续供能时,才由脂肪氧化分解供能,当糖类和脂肪都不能继续供能时,蛋白质才开始氧化分解。当蛋白质开始氧化分解供能时,生物体就非常危险了。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易错点评] 从结构上看,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大都不是静止的,所以使得细胞膜具有了流动性;从功能上看,细胞膜具有物质交换、分泌、排泄、免疫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确实借助了膜的流动性(这是让学生易搞混的主要原因),才使细胞按生命活动需要,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所需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但是,选择透过性只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

试题详情

7.无云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太阳为什么在清晨和黄昏时呈红色?而在中午则呈白色?

答:这是光的散射所致,大气中的微粒尘埃或大气密度起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的光学性质不均匀,对光产生散射。当太阳光进入大气尘时,被散射的紫光和蓝光,较多,而其他的色光较弱,而人的眼睛对蓝光比对紫光是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清晨和黄昏时分,太阳光沿地平线方向横穿大气层,在大气层中通过的距离长,蓝光被散射,到达人们眼里的是红色,因此太阳呈红色。中午,太阳光垂直穿过大气层,在大气层中通过的距离短,各种色光散射都较少,太阳发出的是耀眼的白色光。

[教(学)后记]

 

试题详情

6.电影、幻灯机的银幕都是用白色的粗布做的,为什么不用其他颜色的布?

试题详情

5.你能否在舞台灯具上设置三种颜色变换亮着的灯泡,使穿白衣服的演员穿的衣服变蓝、变红、变黄,说明你这样选用灯泡的道理。

试题详情

4.画图画时需要绿色颜料,而手头恰好缺少绿色颜料,现在只好用其他颜料来混合调制。说出你调制的方法和道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