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下图中数字代表的运输方式是
A.①水运 ②铁路 ③空运 ④公路 B.①公路 ②铁路 ③空运 ④水运
C.①铁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公路 D.①公路 ②水运 ③空运 ④铁路
3.国家计划通过渤海海域建蓬莱――长岛――旅顺“南桥北隧”公、铁两用交通线。蓬莱与旅顺市中间有庙岛列岛成一线摆开,平均水深25米,新通道建成后,将使环渤海“C”型运输变为“Ⅰ”型直达运输。下列有关该线建设的条件及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蓬莱与旅顺之间,岛屿较多 海水较浅,线路较短 ②是我国受台风和潮汐影响较大的地区 ③缩短东北与华东地区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各地区资源开发 ④缓解京沪、京哈铁路的交通压力 ⑤改善烟台、大连的投资环境,促进辽东、山东半岛的经济发展 ⑥建设该线投资少,风险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⑤
2.读工业区域联系图,完成
该生产活动涉及的地域联系方式共有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时,应尽可能地利用
A.水运或铁路运输 B.公路或铁路运输
C.航空或水路运输 D.水运或公路运输
14.不可遗传变异仅仅是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并没有引起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可遗传变异是由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一般能遗传给后代。
[易错点评] 二者本质区别就在于变异是否属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有三点说明:(1)不要将遗传定位为有性生殖过程才叫遗传。(2)教材中谈到的“体细胞中的变异一般是不传递给后代的”,这指的是通过有性生殖不传递给后代,如果是通过扦插等无性生殖方式,也可以传递给后代。以无子番茄和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例:用它们进行无性繁殖,无子番茄的后代是有子番茄,因为它的遗传物质没变;无子西瓜的后代仍是无子西瓜,因为它属于染色体变异(可遗传变异)。(3)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也不一定传递给后代。如:一个患21三体综合征的女性与一个正常的男子结婚,其后代患21 三体综合征的概率为1/2。 15.害虫抗药性基因的出现是在施加农药前而不是施加农药后。
[易错点评] 由于施加农药前,害虫的抗药性并没有表现出来。施加农药后,不抗药个体死亡,抗药个体存活,给学生一种错觉:施药前没有抗药性基因,施药后才具有抗药性基因。实际上,在施加农药前,害虫群体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突变基因。由于环境没有改变,所以,各种突变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并没有明显表现出来。当环境改变后如喷洒农药、突然降温等,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基因决定的性状才明显表现出来,如表现出抗药性、抗寒性等。所以,害虫抗药性基因的出现是在施加农药前而不是施加农药后。这也有力地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而不是生物为适应环境而发生定向突变。
|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N/A×100%,而不是N/M×100%。未被利用的(M)是指:本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A)-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X)-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Y)-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N)。
[易错点评] 易错地方有三点:①枯枝烂叶、动物尸体也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很多学生误以为它们已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已被分解者利用,就是被分解者分解为CO2、H2O和无机盐等物质,我们是看不见的,所以能见到的实体是还没有被分解或者将要被分解。②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就是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吃掉的食物,不会全部被同化,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部分以粪便形式排出,粪便中的能量仍属于上一营养级。③传递效率是同化量与同化量的比值,这点切记!
17.图中①、②过程不能称之为拮抗作用,实质上它们是胰岛A、B细胞间的协调作用;③、④过程才是拮抗作用。
[易错点评] 错因:对拮抗作用概念的本质不清。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如调节血糖)发挥相反的作用。③、④过程是两种激素对血糖的调解起相反的作用,属于拮抗作用。而①、②过程的作用对象分别是胰岛A、B细胞,其机理是:胰岛素分泌增加,说明此时血糖含量较高,所以,胰岛素一方面在降低血糖(③过程),另一方面要调节胰岛A细胞(①过程),使其分泌量减少,避免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说明此时血糖含量较低,所以,胰高血糖素一方面在升高血糖(④过程),另一方面要调节胰岛B细胞(②过程),使其分泌量增加,以便于血糖顺利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供能。抓好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试题的前提。
|
[易错点评] 很多学生误以为细胞质遗传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和性状分离比。错因是理解的偏差。母本是花斑紫茉莉的子代会出现绿色、白色、花斑色植株,这就是性状分离;统计三种植株数量,就可以计算出其比值,这是性状分离比;但是每株植株子代的这个比值各不相同,或者说不是接近于某一特定的数值,这就是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注意理解、分析问题时不要断章取义。
1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在标记噬菌体时,一要用活体培养基来培养;二标记时要分两组进行标记:一组用含??35S、31P的培养基,另一组用含32S、32P的培养基先培养细菌,然后将噬菌体分两组分别接种在上述两种活体培养基上,就可以得到标记的目的噬菌体。然后用这两组噬菌体再分别去做教材中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35S、31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易错点评]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知识误区。由于对照教材中所画的模式图,蓝色标记35S在蛋白质上,红色标记31P在DNA上,非常直观,导致学生误认为将35S、31P标记在了同一噬菌体上。实质上,给同一噬菌体进行两种标记,就等于没有标记。因为在显影成像时,这两种标记显现的是同一种颜色,而不是“彩色的”。 另外,在分析培养基种类时,要先分析需培养生物的代谢类型。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
|
(1)密码子有64个,对应的转移RNA有61种,每种转移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有20种。
(2)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白化病患者是缺乏酪氨酸酶,老年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
[易错点评] (1)一种情况是误认为转移RNA有64种,错因是把3个终止密码子也认为对应着三个转移RNA;另一种情况是误认为转移RNA有20种,错因是认为一种氨基酸对应着一种转移RNA。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避免类似错误。
(2)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结果。
(3)白化病患者的细胞中指导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缺陷,导致体内缺乏酪氨酸酶,不能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而出现白化症状。而老年人的头发变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其体内指导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是正常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个是患者,一个是正常人。
11.高等动物的8细胞球状胚体是受精卵经三次有丝分裂得到的;被子植物的8细胞球状胚体,是受精卵经四次有丝分裂得到的。
[易错点评] 易错原因是忽略了植物的受精卵第一次分裂时,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一个是基细胞,一个是顶细胞,胚体是由顶细胞三次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被子植物的8细胞球状胚体是受精卵经四次有丝分裂得到的。
9.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并不都是双向的;在神经元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引起突触后一个神经元的反应既有兴奋也有抑制。
[易错点评] 由于教材中给出的“神经纤维的传导模式图”中,刺激的是剥离了神经胶质外鞘的神经纤维,实验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的中部,在刺激部位形成了局部电位变化,引起电荷移动,导致受刺激部位与两侧的相邻部位形成局部电流回路,使兴奋向两个方向传导。而在正常状况下,一般接受刺激的是皮肤或黏膜内的神经末梢,刺激来自于神经细胞的一端而不是中部,所以,此时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可结合反射弧进行分析。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后,既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引起抑制。例如:当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也向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此时,传入神经元兴奋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若场合不合适,虽然感到有尿意,但大脑皮层会做出判断,抑制脊髓中排尿中枢的兴奋。结合实例,很容易理解。
|
同源染色体的判定:细胞分裂过程中,能配对(或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能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于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特点: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不一定发生配对;同源染色体间不一定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不一定是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一定是分别来自于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易错点评] 易错的原因是忽略了有丝分裂过程、四倍体生物和性染色体的特点。如图所示:1、2号染色体形状和大小相同,但它们是两条姐妹染色体而不是同源染色体;3、4号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它们之间是不会发生联会、配对、交叉互换的;若4号染色体来自于父方,5号染色体来自于母方,它们不是同源染色体;6、7号染色体发生了联会、配对(还有可能发生交叉互换),说明此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它们一定是同源染色体;X、Y这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不相同;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植株中,也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但它们只来自于父方或母方。结合上述图解,可避免误判。
8.研究胚芽鞘生长状况时,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纵向运输与形态学的上、下端有关,横向运输与单一方向的刺激有关。
[易错点评] 由于对胚芽鞘的处理方式较多,如全光、单侧光、遮光、切除尖端、插云母片、旋转、横放等,导致学生对胚芽鞘生长状况的判定有些混乱。要作出正确判断,需弄清三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尖端,所以胚芽鞘是否生长,先看是否有尖端,若无尖端,要看是否有外源生长素的添加。胚芽鞘的感光(重力)部位--尖端,这涉及到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是否分布不均,要看尖端是否感受到了单一方向的刺激,若有,则遵循“向光、重力或离心力方向横向运输”来判定。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形态学的)尖端下部,这涉及到生长素的纵向运输,若上端的生长素分布不均,或用云母片等阻断了纵向运输途径,则哪侧生长素较多哪侧生长就快。注意三部位在胚芽鞘生长中的作用,并结合影响两种运输途径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常见处理如下图所示(箭头为生长方向):
7.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细胞外矿质离子浓度的关系
既不能简单地认为矿质元素的吸收只与载体、能量有关,与细胞外矿质离子浓度无关,也不能错误地认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
[易错点评] 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存在饱和效应,即在一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随细胞外液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外界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就不再增加了,说明载体全被离子结合,达到饱和状态。另外,随细胞外离子浓度继续增加,细胞吸水能力将下降甚至失水,细胞代谢水平下降,间接导致离子的吸收困难甚至不能吸收,最终萎蔫甚至死亡。注意以离子数量与载体数量间的对比为切入点分析,可避免错判。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