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4110  284118  284124  284128  284134  284136  284140  284146  284148  284154  284160  284164  284166  284170  284176  284178  284184  284188  284190  284194  284196  284200  284202  284204  284205  284206  284208  284209  284210  284212  284214  284218  284220  284224  284226  284230  284236  284238  284244  284248  284250  284254  284260  284266  284268  284274  284278  284280  284286  284290  284296  284304  447090 

6.如何使作文的表述充分有力?

 一要善于打开思路,选择材料。首先要打开思路,根据话题和题旨的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联想,把自己头脑中与话题、题旨有关的各种储备都动员出来,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现实社会的人生百态,文学作品,科学原理,自然现象等等,然后根据典型性的原则筛选材料,将每一个侧面、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层次的命意与写作的典型材料对应起来,这就为表述充分有力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一篇文章的内容,如果只是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一个层次,所用的材料又不典型,其表述不可能充分有力。所以,或多侧面,或多角度,或多层次,再加上典型材料,就是表述充分有力的“能源”所在。

 二要善于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这是表述充分有力的基本功。不善于围绕中心,不善于突出重点,势必分散笔力,甚至偏离中心,表述就不可能充分有力。

 三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中,恰当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可使文章血肉丰满;恰当的议论,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加深文意之效;恰当的抒情,可以增强感染力。议论文中,恰当的叙述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增添文采。如此等等,都是表述充分有力的重要条件,切忌“单打一”。

 这三点是一个整体。第一点是核心,是“能源”,是“弹药”;第二点是基础,是关键;第三点只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前两点也只有凭借第三点才能得以充分表达。

试题详情

5.写作前列提纲有没有必要?

 要想作文的结构合理有序,关键是成文之前在心中(或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列提纲,实际上就是绘制文章表达的蓝图。文章要写成什么样式,安排什么样的结构,各部分间怎样联系,都需要一番谋划。合理,指的是合乎事理,合乎逻辑;有序,指的是次序安排有一定的标准(如时间、空间、逻辑、情感等),体现一定的思路。谋篇时,思路为神,结构为形,力求做到神通形美。谋篇的基本操作方式是列提纲。提纲,既是审题、立意的结晶,又是实施写作的依据。依纲写文,才不至于出偏。所以,一定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提高列提纲的能力。

试题详情

4.如何选择最佳的作文立意?

 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层次,最佳的作文立意就是最新颖、深刻的立意。深刻,并不在于唱高调,说大话;新颖,也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求奇求怪。关键是根据题意,选择自己感受最深之点,再根据现实需要确定写作重点,真正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为基础,以现实需要为原则,形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情感,采用自己的表达套路。符合实际的便是深刻的,有个性的便是新颖的。

试题详情

3.考场作文在审题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审题力求全面准确。这是应试作文的前提,虽属老生常谈,却万万不可有丝毫大意。

 所谓“全面”,就是题目中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条要求都要充分理解,并严格按题目的要求和所示的信息去作文,力避丢三落四。

 所谓“准确”,就是如实地把握题目所示的话题,所含的题旨。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观形思神,观物思理,观此思彼,观果思因,观因思果,引出题目中固有的内涵,切忌粗浅感觉,切忌用头脑里固有的观念去套,切忌取其一点以偏概全,切忌表层理解不究内涵。

试题详情

2.考前作文训练要注意什么问题?

 高三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宜再搞单项写作能力的训练,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出“成品”上。也就是说。珍惜每一次写作,每次必写成一篇完整的应试作文。每次作文,都要贯彻综合训练的精神,以全面保证每个“成品”的质量,力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试题详情

 作文需要联想和想象。但学生作文的创新过程中,有的同学胡思乱想,甚至乱用术语,胡编乱造,贻笑大方。例如有的学生看到文章有较多的引用往往能得到教师的赞赏,于是杜撰名人名言,企图蒙混过关。我想这样的文章无论如何是难以得到认可的。还有的学生特别喜欢外国名字,主人公都是“露司”“乔”或者干脆是英文,然后开始杜撰主人公的惊险生活和动人故事。可能这也是作者的想象,但文章如果能反映自己生活,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不是更能打动读者吗?

试题详情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文章容易,写好文章却不容易。写文章关键看你的知识和情感积累。有了知识和情感积累后,要多读优秀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方法,使自己的文章结构精巧,表现力强。但一些学生刻意创新,忽视积累,语言晦涩,让读者如坠云里雾里。这种抛弃了知识和情感积累的创新是难以获得读者的认可的。

试题详情

 观点的新颖是无可厚非的。为了追求观点的新颖,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很多思维方法。其中影响学生最大的恐怕是所谓“反弹琵琶”的“逆向思维”。于是不少学生将其奉若神明,随意歪曲,让人啼笑皆非。例如高考作文“诚信”话题,有些学生就善于反弹琵琶,来个《且慢讲诚信》。文章写到:“诚信”害死人,俗话说,兵不厌诈,诸侯争霸时宋襄公讲诚信,结果落得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又列举今天讲诚信吃亏的例子,试图证明“诚信”未必真需要。虽然语言简练典雅,但让人感到有些强词夺理。

 其实,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看待事物都需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这种执著一说,看似新颖,如果立场不正确,恐怕就要弄巧成拙。

试题详情

22、解:(I)在中,令n=1,可得,即

时,,…… 2分

.

  .          .  

 又数列是首项和公差均为1的等差数列. ……………………4分

 于是.……………………5分

(II)由(I)得,所以

由①-②得         

……………………8分

于是确定的大小关系等价于比较的大小

         

可猜想当证明如下:……………………10分

证法1:(1)当n=3时,由上验算显示成立。

(2)假设

所以当时猜想也成立

综合(1)(2)可知 ,对一切的正整数,都有

证法2:当

综上所述,当,当

……………………1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