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希腊哲学家说:“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政治生物”;后来又有人说“人是文化的动物”;再后来又有人说“人就是人,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B、文化和人没有本质的差别
C、先有文化,后有人的产生 D、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1.有人说,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 B、否认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C、否认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D、否认了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1.(14分)读辽中南工业基地图(左图)和我国水稻种植业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来
(l)据左图分析辽中南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3分)
(2)辽中南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写出图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完成下面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结构图。(4分)
甲 、乙 、丙 、丁 。
(3)读我国水稻种植业图(右图),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生产特点。(3分)
(4)请填写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30.(9分)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下图(“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2000年>)”回答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4分)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5分)
29.(8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1分)
A.①--甲 B.④--乙 C.⑥--丁 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2分)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3分)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2分)
28.(9分)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1分)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3分)
(3)假设图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 ,(1分)理由是 。(2分)
27.(10分)下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NPY=7.5°,PY为0°经线,此时纬度为80º纬线的某地,当地方为0时时,太阳正好位于地平线上。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2分)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 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2分)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 小时;该日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2分)
(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此日,在80ºN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2分)
(5)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黑夜的范围。(2分)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中国风能资源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25-26题。
25.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26.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B.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C.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D.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23-24题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积 (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23.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24.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B.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C.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