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扩张。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
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
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
考点5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
考点4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
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年) 1、背景 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社会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世纪60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
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
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
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
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
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
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
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
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
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考点3 中国现代的改革
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①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
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
考点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30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
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
考点1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
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考点6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
考点5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
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②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②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③1945年8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争; 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1856-1860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1894-1895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考点4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