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较古代中外科技成就及其影响,加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的认识。
3.分析科技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阻碍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破解“李约瑟难题”。
2.掌握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在中、欧不同的遭遇.并认识其原因。
1.注意掌握我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的地位。
2.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史时,提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
是什么?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一般认为: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
壤。②封建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④教育的落后。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以培养官吏为目的.很
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⑤重人伦、轻自然的文
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⑥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
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⑦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
创新发明的动机等。⑥总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
本原因。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近代工业化有密切的联系,明清科技滞后则在很大程度
上是受农耕经济影响的结果,这是“李约瑟难题。’’的症结所在。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以农为本”的立国治国方略.坚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科技成果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突出,其原因在于王朝一统天下的统治以“授命于天”为根据,历法的编制是为了“授农以时”。②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缺乏理论方面的概括和升华。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整理总结古籍,重视个人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2.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①先秦:商朝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春秋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战国时期,楚人甘德、魏人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②秦汉:编写于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东汉的《九章算术》内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张衡创制的浑天仪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仪器,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③三国两南北朝: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祖冲之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比欧洲早近一千年。
④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唐太宗时创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订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宋元:北宋毕舁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唐朝时发明火药,用于军事;沈括《梦溪笔谈》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郭守敬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西传: ①造纸术:西汉先后出现絮纸和麻纤维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东汉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造纸术6世纪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②印刷术:隋唐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五代有了雕版印刷的整部书籍;11世纪中叶,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陶活字形)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年;元朝出现了锡活字、木活字。后来又有铜、铅活字印书;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人朝鲜、日本,向西传人埃及和欧洲,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受教育的状况。
③指南针:战国时期发现了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司南”;北宋已学会使用“指南针”,并把指南针应运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④火药: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记载了火药的制作方法;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元朝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永保思想青春的源泉。
考点四:成就突出的古代科技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继承与创新。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