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古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和双向的.既有中华文明对东亚各国乃至世界一些国家的影响.又有中国人对外来文化先进成分的学习和借鉴:既有政治交往,又有经济文化交流。对外关系还同国家统一与否、政治稳定与否、经济发展与否、民族关系和睦与否密切相关。
3.重视历史地图,如“丝绸之路"图、“海上丝绸之路"图、“造纸术的传播"、“唐朝对外重要交通路线图”、“郑和下西洋”等,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
2.综合分析对外开放给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闭关锁国带来的消极后果,加深对我国现在对外开放国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1.注意归纳、概括我国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过程,分析各阶段对外开放的内容、
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我国唐朝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贸易并重,宋元明清时,陆路贸易下降,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②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不管是陆路还是
海路.带去的都是我国最精美的工艺品、丝绸和瓷器,虽然畅销,但有不少是相赠送的,
返航时不仅带回货物.而且常常有外国使臣搭船来中国访问。
③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例如两汉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
唐代对外关系发达,同亚洲国家交往频繁,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
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
泉州港异常地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促进了
我国和亚、非、欧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强了我
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
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
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国兴,闭关国衰。”
⑤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我国传往国外的事物品种涉及政治、科技、文化、生
产技术和特产,尤其以四大发明和丝织品、瓷器闻名世界。同时吸收世界各国的长处。
⑥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不少波斯商人、阿拉伯商人在我国定居,长期与中国人相处,
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4.海上“丝绸之路":①西汉武帝后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达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②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发展,从广州出发,绕过印度半岛南端,最远可到达波斯湾。③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④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3.陆上“丝绸之路”:①两汉时期: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
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②隋唐时期: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保证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唐代的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通过丝绸之路,唐朝与非洲有了直接往来。③两宋时期:由于民族政权并立,汉族政权与西方交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但辽、金等民族政权仍通过丝绸之路与波斯、大食等国有贸易往来。明清时期,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西方的交通日益萎缩。
2.重要的国际大都市或对外贸易城市:①长安:今西安,自西汉到隋唐都是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时发展为国际性大都市。②洛阳:唐朝时成为国际性大城市。③大都:今北京,元朝时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④广州:自唐朝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唐朝时,广州是南方的大都会,有各国的商人、僧侣到来和居住。北宋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⑤泉州:今福建泉州,唐朝时为对外贸易港El之一,南宋时成为主要的海港.元朝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⑥扬州:唐朝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大食、波斯等国的商人在此云集。⑦明州:南宋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1.古代的对外贸易:①汉代: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丝绸之路形成。 ②唐朝: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把 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人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③南宋: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泉州、广州、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此国家。④元朝: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⑤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
5.分析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各民族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考点五:古代中外经济交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