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
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取长补短。
1.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
6.近代的西学东渐:
①思想: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突破传统观念,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西学的传人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同封建主义思想进行正面交锋;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三民主义”纲领指导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用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武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②科技:数学、化学、铁路工程、飞机设计、地质学、桥梁建筑等领域(具体内容略)。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詹天佑、冯如、华罗庚、苏步青、李四光、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林巧稚、吴阶平、施今墨等。③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及特点: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特点:一是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二是发展十分缓慢,远远落后于西方。
5.古代的外来文化传人中国:①农作物品种: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人中国。②生产技术:唐朝时从印度传人了熬糖法。③科学技术: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人中国;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④艺术: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人中国。⑤宗教:佛教于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 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人中国,在各地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人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袄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人中国。
4.明清文明日趋衰弱,开始了解一些先进的外来文化:
原因: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
狱禁锢了人们的头脑;闭关锁国的政策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脱离了
世界。
表现:中国的传统科技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三大总结性的科技著作,但未能在此基础上产生近代科技;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教的目的,宣传西 方文化知识,使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
中国处于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时期,西方已经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东西方之间文明的落差;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古代亚洲文明中心向欧洲文明中心的转移。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原因: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活字印刷术发明、
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
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表现: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为
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
传人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并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三大发明在中西出现了不同的用途:它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
渡。印刷术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宗教文化的重要武器;指南针完成了环球航行,并由此开始了
早期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火药和火药武器改变了欧洲的作战方式,
促进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它在中国仅仅用于开矿、看风水和驱邪,这充分
说明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原因: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
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行开明、
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表现: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
数学专著《缀术》传人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技术传人朝鲜、阿拉伯;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人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
文字;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原因: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表现:①中华文化从东、南、西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
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
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际,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②中国
的铸铜、制铁、制漆和铁犁牛耕、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③公
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来华,实现了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直接友好往来。这
些交流是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
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
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影响,如汉人、汉学等。
6.以小专题的方式建立知识网络体系.作为本专题的延伸。以中日关系为例,从古代史开始直至现代史,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建立起知识体系。
考点六: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5.关注时事热点。如中朝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等;注意对唐朝对外开放、近代被迫开放、新时期对外开放进行分析和比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