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分)
某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 是为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 。(选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斜面和质量为m的物体一起以加速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设此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A.可能等于零
B.可能向左上方,
C.向左上方,不可能等于
D.可能向右上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1.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10.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下滑的总距离为12m,g取10m/s2,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
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2:1
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之比为l:2
D.消防队员加速过程是超重状态,减速过程是失重状态
9.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8.一根轻杆,左端O为转轴,为三个质量相等的小
球,均匀固定在杆上,即,轻杆带动三个小
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三段杆的张
力之比为
A.1:2:3 B.3:2:1
C.6:5:3 D.6:5:2
7.一质点自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加速,经过时间速度变为,接着以。
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又为,直至速度为时.加速度再变为,直到速度变为,如此反复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轴正方向运动
B.质点将在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6.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划船速度均为,出发时两船相距,甲、乙船头均与岸边成60°角,且乙船恰好能直达对岸的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B.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C.甲船在A点右侧靠岸
D.甲船也在A点靠岸
4.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物体以8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现保持力F大小不变.方向突然变为竖直向上,则关于物体以后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A.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1.6N,经过6s通过的位
移为19.2m
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1.6N,经过6s通过的位
移为20m
C.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2.4N,经过6s通过的位移为20m
D.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变为1.2N,经过6s通过的位移为20m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