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4973  284981  284987  284991  284997  284999  285003  285009  285011  285017  285023  285027  285029  285033  285039  285041  285047  285051  285053  285057  285059  285063  285065  285067  285068  285069  285071  285072  285073  285075  285077  285081  285083  285087  285089  285093  285099  285101  285107  285111  285113  285117  285123  285129  285131  285137  285141  285143  285149  285153  285159  285167  447090 

3.(2005江苏)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试题详情

2.(2005全国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试题详情

  [例]  金矿和银矿中金银的含量往往较低,工业上提炼金是采用氰化法提炼。这个方法的原理是:用稀的氰化钠溶液处理粉碎了的金矿石,通空气,使金矿石中的金粒溶解, 生成能溶于水的络合物Na[Au(CN)2],其反应方程式为:

   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

   Na[Au(CN)2]在水溶液中电离为Na+和[Au(CN)2-。电离方程式为: N a[An(CN)2Na++[An(CN)2-,然后再用锌从溶液中把金置换出 来,锌转化为Na2[Zn(CN)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在空气中用氰化钠溶液提取金的电极反应式。(2)写出锌从溶液中置换出金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这道题目看起来比较生疏,但认真审清题意,不难发现,用氰化钠溶液,通入空气溶解金的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完全相似。写出锌和Na[Au(CN)2]发生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主要是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得出Na[Au(CN)2]是强电解质。

   (1)负极4Au+8CN--4e-4[Au(CN)2-

   正极O2+2H2O+4e-4OH-

   (2)Zn+2[Au(CN)2-[Zn(CN)42-+2Au↓

智能训练

1.(2005全国I)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VA=VB+VC,则在C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试题详情

2、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适合冶炼金属活动性    的金属(例如Hg和Ag)。

(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      等)还原金属氧化物(金属活动性在Zn~Cu之间) 。

 

(3)电解法:冶炼金属活动性   的金属(例如钠、镁、铝等)。

 

(4)淘取法:适合以游离态存在的密度    的金属(例如金等)。所得金属纯度不高,需精炼。

试题详情

1、金属元素概述

(1)金属的通性

①物理性质: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呈     色。金属一般具有     

                       

②化学性质:金属元素原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     4,而且原子半径比同周期的非金属原子半径    ,故金属原子易     电子显     

③特性: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b.金属中有液态,例如    ,它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c.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稳定的金属是金。

④影响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的因素

   金属离子半径越  ,电荷价数越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力越   ,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例:硬度Al   Mg,熔点Al   Mg。

(2)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金属知识的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还原性)
                          
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能力(氧化性)
 
                           
与氧气化合
常温下易被氧化
常温下缓慢被氧化
 
加热被氧化
不能
置换水中H+
常温下能置换
加热时能置换
 
    不能置换
置换酸中H+
       能置换
 
    不能置换
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
      前面的金属置换后面的金属
自然界中存在
      化合态
  化合态和游离态
游离态
冶炼方法
 
  
 
 

试题详情

1.(2)2:1

(3)3〈a〈1.9

(4)BC

试题详情

12、(1)不可能

试题详情

12、(06盐城三模)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进行如图所示的反应(均加有适量的新型固体催化剂,其体积可忽略不计)

2SO2(g)+O2(g) 2SO3(g)
N2(g)+3H2(g) 2NH3(g)

⑴若其始时左侧投入2molSO2、1molO2,右侧投入1molN2、4molH2,达到平衡后(两侧温度相同),隔板是否可能在、仍处于中央             (填“可能或不可能”)

⑵起始时投入2molSO2、1molO2;1molN2、2molH2,达到平衡后,隔板仍处于中央,则SO2的转化率和N2的转化率之比为          (填数字)

⑶若起始时投入2molSO2、1molO2;1molN2、amolH2、0.1molNH3,起始时右侧体积小于左侧体积,当a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温度,使左右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且平衡时隔板处于中央,此时SO2的转化率与N2的转化率之比为5:1,求a的取值范围        

⑷若起始时投入2molSO2、1molO2,欲用简单方法粗略测定平衡时SO2的转化率,则可将左侧的平衡混合气体中通入足量的     (填序号)

  A、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98.3%的浓硫酸                D、硝酸钡混合溶液 

试题详情

11、⑴任意(2分) ⑵n(D)>0.8(2分)

⑶当升高到一定温度以后,D渐渐转化为气态(2分)

Mr(A)+2Mr(B)==3Mr(C)+2Mr(D)(2分)

⑷①气体物质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状态。(1分)

②B渐渐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动。(1分)

③C渐渐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再次向右移动。(1分)

试题详情

11、(06宿迁二模)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A和 2mol B,发生下述反应:A(g)+2B(g) 3C(g)+2D(s);ΔH<0。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8 mol C。

⑴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容器中改为加入0.3mol A、0.6 mol B,要使平衡混合气体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的相同,在D足量时,则还应加入      mol的物质C。

⑵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按不同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仍为1.8 mol 。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应满足的条件是:n(D)   mol。

当改变温度或压强时,有可能改变物质的聚集状态,对平衡产生重大影响

⑶若升高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此时A、B、C、D四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                     (用Mr(A)、Mr(B)、Mr(C)、Mr(D)表示)。

⑷若将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建立上述平衡之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现持续增大压强,当:

①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测得m=1.5a;

②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测得n >10 a;

③当压强为原来100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p mol/L,测得p<100a。

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

①1.5倍时:                              

②10倍时:                              

③100倍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