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省略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
3. 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确筋骨,“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3)状语后置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结构“于水”后置,翻译时提到“寒”的前面)
而耻学于师。(介词结构“于师”后置,翻译时提到“学”的前面)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于弟子”后置,翻译时提到“贤”的前面)
2.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示被动)
1. 判断句
(1)“者……也”,表示判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轻使之然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也”,表示判断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无明显标志词的判断,翻译时直接在主语后面加“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2)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和“下”: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3)名词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吾师道也 (师:学习)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 (师:以……为师)
(5)形容词用作名词:
圣益圣 (圣:圣明之人)
愚益愚 (愚:愚蠢的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圣:圣人)
小学而大遗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利:使……快,走得快。)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耻学于师 (耻:认为……可耻)
其身也,则耻师焉(耻:以……为耻)
耻相师 (耻:以……为耻)
(7)数词用作形容词:
用心一也 (一:专一)
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的本字: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君子生非异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或师焉,或不焉
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而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则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二)熟语积累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前感到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如: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如果没有高科技的帮助,恐怕大多数观众面对足球赛只能“望洋兴叹”。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如:从最新的卡通造型到古典花木造型,从工笔画到夸张写意的山水画,指甲盖这么大的地方也气象万千。
[举一反三]从一类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如: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如:这满园春色,叫人情不自禁地想入非非!
[大彻大悟]彻底明白、领悟。如:每病一次都有大彻大悟的感觉,可是归结出来总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
[了无一物]空洞,没有什么内容。如:说什么一辈子都要一起玩耍,如今想起却成了了无一物的瞎话。
[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如:他的真知灼见,使我们对事情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
[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之上,也说出类拔群、出群拔萃。如:我认为,一块真正出类拔萃的砖头,宁愿在建筑中销声匿迹,也不肯在大道上绊人一跤。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如:学习科学知识,应该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走马看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观花”。如: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澳大利亚的学校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印记。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如:如果你细读他的文章,就会发现他对世事与人性的了解洞若观火。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如:能把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而去支援西藏的人,值得尊敬!
[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如:为人处事要有定见,绝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如:要想给学生一个清新的课堂,就必须推陈出新,不断设计新游戏。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如:经过警方锲而不舍的追查侦辨,一件曲折离奇的凶杀案终于水落石出了。
文言文部分
[知识梳理]
(一)近义词辨析
[积累/积聚]都有“(事物)逐渐聚集”的意思。前者可用于资金、材料、经验等方面,如:在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积累词语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语汇量。
后者多用于钱财。如:本书主要阐述了资本主义形成过程中财富积聚和过度消费现象。
[教养/修养]前者①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②教育培养。如:每位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先天的发展水平和家庭教养环境都是不一样的。
后者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如:这人有修养,从不和别人争吵。
[灼见/卓见]灼见:透彻的见解。如:真知灼见。卓见:高明的见解。 如:您的卓见让我们茅塞顿开。
[精练/精炼]精练(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如:语言精练。精炼:①提炼精华,除去杂质。②同“精练”。如:原油送到炼油厂去精炼。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