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5680  285688  285694  285698  285704  285706  285710  285716  285718  285724  285730  285734  285736  285740  285746  285748  285754  285758  285760  285764  285766  285770  285772  285774  285775  285776  285778  285779  285780  285782  285784  285788  285790  285794  285796  285800  285806  285808  285814  285818  285820  285824  285830  285836  285838  285844  285848  285850  285856  285860  285866  285874  447090 

5.高温的地下岩浆经地下通道喷出地表,称为火山喷发。读下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我国长白山地区的        风景名胜区,图中湖泊的成因是       

(2)图中的火山属于活火山,它若再次喷发会造成什么破坏?

(3)我国昆仑山中的火山和日本富士山火山若同时喷发,何处的灾情严重?为什么?

(4)谈一谈你对“火山喷发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句话的看法。

答案  (1)吉林长白山天池  没有破坏的火山口中央低凹而封闭的洼地积水而成

(2)造成人员伤亡;吞没周围的村镇、田园、建筑,造成财产损毁;毁坏周围林区,也使风景区荡然无存。

(3)日本富士山。日本富士山地区是日本经济发达地区,又是旅游名胜区,虽然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后恢复速度快,但与人烟稀少的中国昆仑山山区相比,其灾害危害程度要大得多。

(4)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火山喷发一方面危害人类,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并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又造福人类,为人类提供沃土、矿产、建材、能源和其他资源。

试题详情

4.(2009·江苏扬州模拟)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各类型总计
气象类灾害
11.9
19.0
27.1
10.0
4.3
72.3
地质类灾害
0.9
3.7
7.8
2.7
0.9
16.0
生物类灾害
6.7
1.2
3.1
0.5
0.2
11.7
各大洲总计
19.5
23.9
38.0
13.2
5.4
100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的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说出发生在亚洲的主要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类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属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西北太平洋最近,最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

(2)地质灾害中最主要的是地震,而地震往往又与板块的交界地区联系在一起,非洲和大洋洲分别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内部,因此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较小。

(3)生物类灾害往往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由于非洲的气候特点是干热,所以特别适宜于生物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试题详情

3.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图中堰塞湖的成因。

(2)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湖泊。

(2)不利影响: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湖坝崩溃造成洪水危害。

(3)加强监测;及时疏通河道;注意疏散居民。

试题详情

2.读“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麦和柑橘冻害的北界大致和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界线相一致(不包括新疆)?

(2)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3)四川、重庆是我国柑橘的重要产区,但无冻害。其原因是什么?

(4)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答案  (1)小麦冻害北界与经过长城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界线一致;柑橘冻害北界大致与秦岭-淮河线一致。

(2)冻害程度随纬度增加而加重,第三阶梯是主要的冻害分布区。

(3)四川、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4)纬度高;距冬季风的源地近,准噶尔盆地西部多山口,风力大。

试题详情

52、(7分)将农田一昼夜的温度变化Ⅰ、光照变化Ⅱ、和植物吸收CO2的变化Ⅲ数据绘成曲线图(见右图)。请回答:

(1)植物在       段内制造有机物。

(2)植物在       段内积累有机物。

(3)d处形成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叶片上气孔关闭,    吸收量减少,影响了光合作用中       反应的速率。

(4)a处凸起,原因是      偏低,使呼吸作用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53(12分)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请回答下列问题:

     Ca(NO3)2             1.0g

     MgSO4                0.25g

     KH2PO4                0.25g

     KCl                0.12g

     FeCl3               0.005g

     H2O                 1000ml

(1)用此培养液培育高等植物时,往往要给培养液中通入空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用以促进         ,以利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2)植物在吸收培养液中的矿质元素离子时,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的。经过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培养液中留存的Ca2+较多,而NO3-较少 ,这一现象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

(3)若除去该培养液中的MgSO4,将直接影响植物体内        合成。

(4)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微生物,则可以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的类型是       培养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有       类。若用于培养动物细胞还应加入      

              等营养物质。

(5)请设计一实验,验证Mg为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元素,缺少Mg会使叶绿素合成的量减少。(可选择材料菠菜幼苗,层析液,大白菜植株,丙酮酸溶液,丙酮溶液,完全培养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5分)

                               

54(7分)取4株陆生植物上的大小相同、来源相同,且有等量叶片的嫩枝,依图所示方法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g,其后每隔4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上图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1)曲线Ⅰ代表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为什么?          

(2)曲线Ⅱ、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气孔数多?

        为什么?              

(3)若将装置A放入①玻璃钟罩内;②暗室中。对该实验研究结果有何影响?     

为什么?                    

55(6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A
B
C
SiO2(少量)
+
+
+
CaCO3(少量)

+
+
95%乙醇(10毫升)
+

+
蒸馏水(10毫升)

+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

56(9分)下图表示人体内三大类有机物的部分代谢途径和产物。请据图回答:

(1)人体需要的部分A物质只能从消化道吸收,不能由②途径获得,这部分A称为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B物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它与糖类相互转化的特点是     

(3)②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化验肝炎病人的血液,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的肝细胞膜的         变大。Y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它转变成尿素的过程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4)⑤、⑦过程在功能上除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外,还能为________ 

(5)能促进⑧过程的激素有                     

试题详情

51.(9分)以下是有关酶的两个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

表1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 ml
2ml
2 ml
2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l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O℃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1) 表1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

(2)该实验的酶和底物混合前应注意            

(3) 该实验结果能否用斐林试剂检测?试举例原因是?         。(2分)

表2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1
加淀粉溶液
2ml
--
2
加蔗糖溶液
--
2 ml
3
加斐林试剂甲
2 ml
2ml
4
加斐林试剂乙
数滴
数滴
5
加淀粉酶溶液
lml
lml

(4) 表2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

(5)请修正操作方法步骤中的错误:

①斐林试剂甲和乙要混合后使用;  ②           ③         

(6) 该实验结果能否用碘液检测? 原因是?                。(2分)

试题详情

49.下列生物中,其代谢类型分别属于异养厌氧型,自养需氧型的是

A.家兔、固氮菌  B.水稻、蝗虫  C.乳酸菌、小麦  D.蚯蚓、衣藻

50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

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

试题详情

45.如右图所示,能表示动物肌细胞内ATP含量与氧供给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a   B.b   C.c   D.d

46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至2.0,保存在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47 下列各图中,横轴均表示酶的反应条件,纵轴为酶的反应速度。能正确反映温度和pH与酶反应速度的关系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丙   C.都是甲   D.都是丁

48 分别将四份100 mL混有乳酸菌的牛奶装入甲(500 mL)、乙(250 mL)、丙(150 mL)、丁(100 mL)4个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发酵得最好的是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D.丁瓶

试题详情

44.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  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