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5836  285844  285850  285854  285860  285862  285866  285872  285874  285880  285886  285890  285892  285896  285902  285904  285910  285914  285916  285920  285922  285926  285928  285930  285931  285932  285934  285935  285936  285938  285940  285944  285946  285950  285952  285956  285962  285964  285970  285974  285976  285980  285986  285992  285994  286000  286004  286006  286012  286016  286022  286030  447090 

(2009·杭州2月)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T1、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27-28题。

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的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C.图中的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解析] 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度梯度大。冷暖气团交界处温差大,说明水平温度梯度大。

[答案] D

28.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

( )

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一带  D.青藏地区

[解析] 东北-内蒙古一带靠近冬季风源地,冷空气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8·四川灾区)通过对我国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24-26题。

24.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考查考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兴安岭和华北地区曾有野骆驼分布,这里的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文献记载区主要在西北和内蒙古高原,其自然地理景观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答案] A

25.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分布逐步向西迁移,目前的野骆驼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这儿的气候更加干旱。

[答案] A

26.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人类的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大量捕杀致使野骆驼数量减少,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答案] A

试题详情

(2009·石家庄2月)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关于图示岛屿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东半球,西北太平洋上

B.位于东九区,东北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

D.位于我国东南方向,南海上

[解析] 读图可知,图示岛屿位于东半球,西太平洋上;东九区的中央经线是135°E,所以没有在东九区;该岛屿位于我国大陆的东南方向,但不是在南海上。

[答案] A

22.图示岛屿最宽处约为

( )

A.8千米  B.18千米  C.28千米  D.38千米

[解析] 读图可知,该岛屿最宽处约为13°30′N处1/6个经度,该地区纬度位置低,所以每个经度的距离约为111km,故该岛屿最宽处约为111×1/6=18.5千米。

[答案] B

23.关于图示岛屿上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径流年际变化大                 B.汛期短,水量小

C.含沙量大                     D.流程短,水流急

[解析] 读图可知,该岛屿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径流年际变化小;汛期长,水量大;含沙量不一定大。该岛屿地形起伏大,河流流程短,水流急。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09·山西太原5月)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中补给量最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②河段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最少,补给量最小。

[答案] B

20.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 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 )

A.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

[解析] 森林破坏,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土地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9·广东茂名5月)读下图,完成17-18题。

17.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为寒流,②为暖流

B.①为暖流,②为寒流

C.①②均为暖流

D.①②均为寒流

[解析] 由流向可知,①②均为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

[答案] C

18.形成当地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

①纬度位置 ②地形位置 ③盛行风 ④洋流因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对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09·长沙5月)下图是北京和甲地在同一天中的昼夜状况观测记录,据此分析并回答15-16题。

15.这一天可能是                        

( )

A.春分日前后           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

C.夏至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解析] 根据北京6时10分日出、18时20分日落可知,北京该日的昼长有12小时10分,非常接近12小时,故这一天很可能是在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的春、秋分日前后。

[答案] A

16.甲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

( )

A.太阳不落                B.大气反射

C.大气散射                D.出现极光

[解析] 甲地该日的昼长达23小时,但即使太阳位于地平线之下时,其位置离地平线也不远,太阳光线通过大气的散射作用也有部分可到达地平线之上,从而使得该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

[答案] C

试题详情

14.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解析] 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乙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甲地;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左右;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答案] D

试题详情

13.如果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解析] 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图中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09·山西临汾5月)读下面“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斜线部分为陆地),完成11-12题。

11.影响M、P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解析] 依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西侧的大西洋海域。M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气温较高;P处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

[答案] D

12.不同的地面性质,可能形成局部大气环流系统,此时,M、P之间近地面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 )

A.直接由P地吹向M地

B.直接由M地吹向P地

C. P地吹向M地时偏转成东南风

D. M地吹向P地时偏转成西北风

[解析] 1月份,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为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即从P吹向M,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成东南风。

[答案] C

试题详情

假设海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一年中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时间仅持续一个月。读图完成8-10题。

8.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的日期大约是

( )

A.3月21日-4月20日

B.12月7日-1月7日

C. 6月7日-7月7日

D. 8月23日-9 月22日

[解析] 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都位于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甲靠近北回归线,乙靠近赤道,且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6月22日),甲地比乙地先看到日出。

[答案] C

9.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 )

A.经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太阳直射点  D.地形海拔

[解析] 一般来说,同一纬度地区,东边先看到日出。同一地点,地势越高越先看到日出。

[答案] B

10.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H>△H  B.△H>△H

C.△H=△H  D.无法判断

[解析] 甲乙都位于低纬度地区,且甲地的纬度略高乙地。两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都为90°,冬至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用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A。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