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货币,其本质是
A、金银 B、一般等价物 C、商品交换的媒介 D、商品
2.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A.二者都有使用价值,都是商品 B.劳动产品和商品都用于交换
C.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D.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1.商品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经济现象。商品有二重基本属性,关于商品二重属性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民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③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④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12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Mg2+、Ba2+、Al3+、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②将步骤①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蓝。
③另取少量原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
(1)上述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 ,为确认是否含有该离子,应做 实验。
(2)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
21.(7分)碳酸氢钠既是食用碱之一,也是某些胃药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的俗名是 ,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最先发生分解反应的是 (填物质名称)。实验室中要除去混在CO2中少量的HCl气体,不能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但通常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实现其目的,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0.(8分)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指明应加入的试剂,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⑴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 |
|
|
⑵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2 |
|
|
19.( 8分)老师在足量的稀FeBr2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浅黄色。
(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他认为使溶液变黄的物质是(填写相关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这是化学反应所致,他认为使溶液变黄的是(填写相关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KMnO4溶液、B-CCl4、C-KI溶液、D-KSCN溶液。请你验证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填编号)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的事实推测,若在FeBr2溶液中通入Cl2,先后发生的反应分别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① A + 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 B + 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③ C + D→白色沉淀,继续加入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⑴试推断A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⑵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溶液 + B溶液→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溶解于D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2 CH3COOH +CO32-→ 2CH3COO-+CO2↑+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2CH3COOH+Cu(OH)2 → Cu2++2CH3COO-+2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2C6H5O-+CO2+H2O → 2C6H5OH+CO32-
D.乙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
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的一组是:
A.CH3COOH+NaHCO3 = CH3COOH+Na2CO3=;
B.AgNO3+NaCl= AgNO3 + HCl=;
C.Ba(OH)2+H2SO4= BaCl2+H2SO4=;
D.KOH+NH4Cl= NaOH+HCl=;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