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6355  286363  286369  286373  286379  286381  286385  286391  286393  286399  286405  286409  286411  286415  286421  286423  286429  286433  286435  286439  286441  286445  286447  286449  286450  286451  286453  286454  286455  286457  286459  286463  286465  286469  286471  286475  286481  286483  286489  286493  286495  286499  286505  286511  286513  286519  286523  286525  286531  286535  286541  286549  447090 

5、考“情与景的关系”。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效果或赏析诗歌,或问怎样融情于景。

方法指导:诗中写了怎样的景,分析画面;概括其中的感情和思想,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特别要点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即景生情、情景相生等)手法。

例1:09年福建卷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例2:06年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绿暗”“红稀”“暮云”“宫

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融情于景的特色。

当然,学无定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认为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教学,可以从把握高考动向,遵循学习规律,探究学习方法入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实现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

试题详情

4、考“手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或怎样写景。

方法指导:明确指出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起到的作用。

例1:09年宁、海卷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例2:09年湖北卷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吩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解析]文中问怎样写景,应该从写景(也就是描写)的角度和文章的结构方面回答,联系描写角度的相关知识--远近大小、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声光色态,进行回答即可。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解释分析。

试题详情

3、考“情”。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感情、心情)。

   方法指导:首先整体分析诗歌的情感蕴涵,把握诗歌主旨,然后找出诗歌当中出现的“景”,进而抓住“景”的细节特征,与诗歌情感综合考虑,寻找景与情的必然联系。最后,领会出诗歌借助诗中景物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例1:09年辽宁卷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糸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思乡之情。是对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句句关情。  答出思乡之情,给2分;答出以景寓情,给1分;具体答出景与情的关系,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例2: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试题详情

2、考“景”。问描绘了怎样的景(画面)。

 方法指导:找出诗中描绘了哪些景象,分析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组合起来共同具有什么特点,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例:09年全国卷一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