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86635  286643  286649  286653  286659  286661  286665  286671  286673  286679  286685  286689  286691  286695  286701  286703  286709  286713  286715  286719  286721  286725  286727  286729  286730  286731  286733  286734  286735  286737  286739  286743  286745  286749  286751  286755  286761  286763  286769  286773  286775  286779  286785  286791  286793  286799  286803  286805  286811  286815  286821  286829  447090 

2007]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在一个白夜从易卜生的故乡斯凯恩返回奥斯陆的时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没的森林里,那起伏着绿色的松涛的山谷里,到处都响着娜拉出走时的关门声。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三峡围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雷管,每个雷管都有唯一的编号,就像我们的身份证有自己的号码一样,而且人们还能像给手机设定闹铃那样,给每个雷管单独设定起爆时间。

   D.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答案:D   

[2008年]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

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

C风云变幻的20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

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

[答案]  D“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保持……缅怀和感恩。搭配不当

[2009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和”字为核心创意,既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彰显了奥运新理念,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

B.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

C.小品《不差钱》对“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

D.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解析] C(A项“获得……好评”与“好评如潮”属句式杂糅,应删掉“如潮”。B项中“对于”应该为“对”, 这两个介词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 ,“对于”常指问题(贬),且只能做补语或独立于句首做状语,而“对”常用做介词,在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或者表示“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这里“群体、社会、他人”表示的是人与事物的对待关系;另外这一句中“群体、社会、他人”并列顺序应该是“他人、群体、社会”。D项中“阐明”与“张扬”属搭配不当。)

试题详情

4.[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语病的辨析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B项属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将“不只是”改为“不是”。

试题详情

2006]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经过艰难跋涉,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任何理顺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举措,都将事倍功半。

  B.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C.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它自己也得到了所需的食物。

  D.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把当地的主要河流称为母亲河,是因为这些河流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区域文化的摇篮。

试题详情

200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B.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解析] D  犯(主宾)搭配不当的语病。

改正: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的物种,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

试题详情

5.B A句是搭配不当,生产量不能供应,供应的应是无公害蔬菜,另外,首句说了前提,后面没有与之相应的结果句,是个残句;C句,结构混乱,可将“都离不开它”删去;D句语序不当,应将没有一词调至把字前。

试题详情

2004]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试题详情

(五)结合地理知识高。考。资。源。网

   1.积极关注中国参与的重大国际事件如朝核六方会谈等的发展状况,并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说明相关问题。

2.应重视世界上的重大热点问题,如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的进展状况,并分析说明与之有关的地理问题。

为什么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加强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在国际范围内调剂资源余缺,参与世界资源的分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能力。

(3)还可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经济全球化角度进行分析。

2.从哲学角度分析,主要结合联系的观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原理来分析。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既合作又竞争,在合作中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强化合作。

3.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高。考。资。源。网

(1)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

(2)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进入新世纪,各国都在谋求长远发展战略,都在努力争取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还可从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等角度分析。☆高☆考♂资♀源?网  

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走和平发展道路?

1.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实现进出口的基本平衡。高。考。资。源。网

(2)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

(3)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要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

(4)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2.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既要看到各国利益的冲突,又要把握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寻求合作与共赢,推动国际关系良性发展。

(2)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加强国家间的对话与沟通,创造有利条件,选择有利联系,避免不利联系。在处理国家关系中既要以史为鉴,又要面向未来,坚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和处理国家关系,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

(3)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看待国家关系,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国家之间虽然有摩擦和冲突,但合作是主流,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处理国家关系时,要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以建设性、前瞻性的态度努力保持和扩大合作的领域;同时,也要本着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平等相待的精神,尊重差异,妥善处理和缩小彼此间的分歧。

还可用坚持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3.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方面观察和分析国际问题,处理国际事务,要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平等;另一方面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2)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力量,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要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才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有所作为。☆高☆考♂资♀源?网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最好方式,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基本准则,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还可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基本立足点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角度进行分析。 

[知识综合]

1.用经济常识的观点说明“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的主张。 ☆高☆考♂资♀源?网  

(1)经济全球化。 (2)市场经济的特征。 (3)对外贸易原则。 (4)对外贸易的作用。

2.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

(1)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看本质、看主流。 (5)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需要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3.“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4.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的必然性。

(1)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2)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4)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是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基本目标、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基本立足点的体现。

5.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的关系。我国国家的对外职能。

(2)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4)我国的对外政策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5)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6)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7)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8)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9)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6.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发展大国关系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作用。

(1)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世界各大国是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力量,大国关系的发展对整个国际关系有重大影响。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大国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大责任。

(3)发展大国关系有利于世界合作与共同发展,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高。考。资。源。网

7.简要分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经济学意义?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

(4)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

8.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1)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统一起来。

(2)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要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

(4)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5)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6)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9.请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谈谈政府应如何提高我国引进外资质量?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政府要贯彻依法治国原则,做到依法行政。

(3)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和对外交往职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高☆考♂资♀源?网  

试题详情

(四)结合历史知识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2.了解历史上的中外关系,如中日关系、中英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非关系、中朝关系等。

   3.了解重要的国际关系,如美欧关系、美日关系、东西方关系等。

   4.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的趋势。

试题详情

(三)结合政治常识

   1.要按照外事为民的要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外事工作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推进和谐世界是我国“和谐”理念在外交工作上的自然延伸,并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体现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辩证关系。中国反对台独和“东突”恐怖主义活动,发展国防事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中国积极同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体现了国家的对外交往职能。中国在朝鲜、伊朗核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向国际增派维和人员,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援助等,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职能。高。考。资。源。网

   2.国际关系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和冲突的根源。随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大国间共同利益面扩大,相互依存和相互借重程度加深,同时在地缘政治战略上的竞争也日趋明显,所采取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3.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保持总体稳定,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是一致的,充分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已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高☆考♂资♀源?网  

   4.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在和谐世界中,各国内部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参与权与决策权;各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建立在牺牲他国利益基础之上。

   5.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它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支持联合国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主导作用,倡导对话与合作,反对动辄施压动武。中国支持联合国为促进共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加强发展机制,保障发展资源,营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支持联合国继续通过必要和合理的改革,加强其权威和作用,提高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能力,特别是将发展作为改革的目的。

   6.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体现了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积极推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FFA)建设,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试题详情

(二)结合哲学常识高。考。资。源。网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和谐世界理念是基于对当今国际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而提出的,是中国外交工作的新主张,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必将推动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必将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2.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同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相结合,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这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基础,是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创新。☆高☆考♂资♀源?网  

   4.坚持矛盾分析法。2006年,国际战略安全形势稳定,但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但分歧和竞争也很明显;不同文明交流加深,但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这些情况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也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目前世界处在转型的时期,动荡和发展不平衡是这个时期的明显特征,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人权是一个普遍价值,各国均有义务促进和保障人权,但是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必须与国情相结合,各国要承认和尊重文化及人权发展模式的多样性,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环境保持总体稳定,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这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高☆考♂资♀源?网  

   5.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建设和谐世界要内外兼修,一方面,在国际社会中高举构建和谐世界的旗帜,另一方面,首先要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

   6.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妨碍国际关系民主化,恐怖主义和极端思维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全球发展不平衡,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引发地区热点,全球化使世界进入矛盾高发期,这些因素的存在说明和谐世界的实现是充满曲折的过程。

   7.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对待朝鲜核试验,朝鲜政府认为是“一次历史性事件,能给朝鲜军队和人民带来幸福”,而国际社会却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谴责,这体现了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8.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我.国提出“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中国内政在外交上的延伸,是对中国宝贵外交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高。考。资。源。网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