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这一时期,过去的信仰和设想都遭到了质疑,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情况推动士人们对方方面面的知识进行探索。这其中,有些新学说后来被摈弃了,而另外一些则成为以后千百年来中国思想的指南。”“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魏晋时期
法国巴黎的报纸上曾登过一则广告: “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编苦的旅行方法。”布朗立即寄去了25生丁。不久,他收到回信:“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数万公里。假如您喜欢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布朗顿时目瞪口呆。回答24-25题。
22.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 ( )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21.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 )
A.儒家、法家 B.墨家、儒家 C.儒家、道家 D.法家、道家
20.东晋社会政治黑暗,士大夫注重自我个性的追求,书法家王羲之曾为杜弘治的“国色天香”所倾倒:“此公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真神仙中人也”。为此他刻意仿效,自己也“飘如浮云,矫若惊龙”。造成这种追求个性,注重自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士大夫
A.对儒家礼教的不满 B.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C.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D.对衣食享受的追求
19.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 )
A.社会经济异常繁荣 B.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 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18.《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17.《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日:自初举拳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6.《史记》曰:“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下列引语与其完全不符的是 ( )
A.孔子说:“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
B.《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C.王夫之说: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
D.《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15.“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
A.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14.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