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了了解全校240名高一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是240 B . 个体是每一个学生
C.样本是40名学生 D . 样本容量是40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 5 = M B. x =-x C. B=A=3 D. x +y = 0
41.[解析] 由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地形状况看手,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而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答案](1)400mm年降水量线 水分 草原 草原荒漠 荒漠 经度
(2)C (3)热量不足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4)D (5)A 南方 亚热带季风气候
(6)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多旱涝灾害
40.(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2)小 (3)A
(4)中国第一、二产业比重高于美国,美国第三产业比重远大于中国 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中国。
(5)劳动力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6)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资源,环境污染严重。
39.(1)状况:外来侵略(民族危机)(2分)
(2)阶层和反应: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4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4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体(4分)
激进民主主义者:再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领域全面反对封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4分)
无产阶级:采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迈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4分)
(3)共同点:向外国(西方)学习。(2分)
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主流,又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西方的经济技术(器物)到学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的过程;
注意将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将爱国主义与发展近现代化相结合(4分,答对其中两个即可得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8.(1)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2分);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或说火药用途更加广泛(2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2分)。
(2)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儒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治国以礼教;(4分)宋代,朱熹等人将儒家学说发展到新阶段,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学)(4分)。
(3)(10分)
类型 |
代表作品 |
作者 |
共同原因 |
|
词 |
豪放派 |
|
苏轼(或辛弃疾等) |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等。 |
婉约派 |
|
柳永(或李清照等) |
||
戏曲 |
《窦》、《秋》 |
关汉卿(或马致远等) |
||
书法 |
不有填 |
苏、黄、米、蔡或赵 |
||
风俗画 |
《清》 |
张择端 |
37.(1)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6分)②小农文化中渗透着的较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严重影响了现代文明的进程,必须加以剔除。因此,在小农文化转变为城市文明的进程中,“反封建”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4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发展与继承的关系,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剔除其糟粕,发展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先进文化。(4分)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大胆借鉴外国工业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经验和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分)④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拒绝接收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4分)
36.(1)①文化生活无处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特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5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5分)
(2)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全面的小康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三者的统一,城市建设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4分)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凝聚力,为城市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城市的发展。(4分)④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4分)
41.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每空2分)
材料一 中国三大自然区图
材料二 有诗句这样写到:“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须问,十九布依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A、B两区域大致以__________为界,B区域自东向西随__________的不同,植被由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变化规律。
(2)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A到B再到C的变化,正确的是 ( )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④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制约C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诗句中描绘的景观可能出现在 (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5)小明同学的家乡位于图中________区的________地区,主要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
(6)A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湛江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
高二级文科综合答案
40.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中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3年)
材料二 世界产业转移路线图
材料三: 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总量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8 |
41.2 |
7594 |
中部 |
28 |
35.7 |
4426 |
西部 |
14 |
23.1 |
3456 |
(1)材料三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异,这种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三个地带GDP的人均差异比总量差异要________(大、小)一些。(2分)
(3)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2分)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 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
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 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
(4)从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与美国产业构成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差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与其产业向外转移有关,美国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6)美国产业转移到中国,对中国何影响?(6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