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黄河干流沿途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25.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途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读图7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① M城市代表上海 ② 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③ N城市代表武汉 ④ 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①④
23.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的正确叙述是
① 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 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
③ 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④ 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A.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①③
读图回答18--21题
18.某年阳春三月,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河道
19.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P处以上的河段 B.中游
C.上游 D.下游
20.图中所示河流这一段的水文特征是
A.水量明显增加 B.夏汛明显
C.含沙量增大 D.结冰期长
21.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最高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最高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17自2003年下半年以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长江径流量比以往要稳定许多,最主要的原因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C.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后,人们的防洪意识明显增强
D.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读右图,回答第14---15题。
14有关田纳西河水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B.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
C.流量稳定,通航价值高
D.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15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组合,不正确的是:
A.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
B.植被破坏--矿山开采和冶炼、扩大耕地面积
C.酸雨污染--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
D.沙丁鱼减少--河流建水库,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了沙丁鱼的洄游产卵
13.我国三江平原有大量沼泽分布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②地处高纬,气候寒冷,蒸发微弱
③全年降水丰富,雨季时间长 ④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劳动密集型制造工业大量内迁内地,据此回答11-12题
11.这种产业迁移: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12.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①香港地价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②④
10.图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大力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农业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生产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8-9题:
8.“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9.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据此回答6-7题。
6.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A.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B.生活习惯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
7.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
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