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论证题
[题型特点]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
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试用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15分)
[分析指导] 本题是1992年“三南”(即湖南、云南、海南)地区高考题。此题要求用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证明毛泽东的论断,属正面论证题,解题时要注意既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史实,又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史实,从而说明中共在统一战线中,不搞无原则的退让,必须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的正确。此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论证题的“讲道理”,一定要建立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即以史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陈独秀害怕统一战线破裂,接受蒋介石的要求,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2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政府内的反动势力也不断增长,反动军官制造“马日事变”。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禁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解除工农武装。结果,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3分)。陈独秀以退让求团结,导致统一战线完全破裂,国民革命失败(2分)。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多起反共惨案,制定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方针和反对顽固势力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进攻(3分)。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发动全国性的抗议运动,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被迫缓和紧张局势(3分)。中国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最终巩固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2分)。
(一) 叙述题
[题型特点]
叙述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叙述。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典型题例]
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7分)并说明其原因。(6分)
[分析指导]
此题选自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此题第一问就是要求考生把分散在中国古代史不同时期的有关水稻种植的情况进行归纳叙述,简单列出要点,以体现我国古代水稻的发展变化历程,由于单纯的叙述题主要是考查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能力考查层次偏低,近几年高考很少单独出题,所以此题的第二问在能力要求上作了调整提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水稻发展的原因。
[答案要点]
1.发展: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人已种水稻。(1分)
(2)南朝时期,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有了提高。(1分)
(3)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不断推广种植。(1分)
(4)南宋时,水田增加,苏湖地区稻米产量很大。(2分)
(5)明代南方种植双季稻(三季稻)。(2分)
2.原因:
(1)兴修水利;(1.5分)
(2)政府提倡推广;(1.5分)
(3)中外经济交流; (1.5分)
(4)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的提高。(1.5分)
例8.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情景相似,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
A.后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B.后者有以苏联为首的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
C.后者采取的内外措施更加全面而坚决
D.两个政权的阶级性质根本不同
上述两个政权一个是民族资产阶级性质,一个是人民民主专政性质,由阶级性质决定了它们其他方面的不同,最终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答案选D。
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附另外几种常见的问答题分类:
1. 答题形式:“大跨度、高概括题”;“小切口、深分析题”。
2. 回答方式:叙述题;论述题;比较题;评价题。
3. 创新程度:封闭式;开放式。
4. 答题内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5. 历史时代: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6. 空间范围:中国史;外国史。
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
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于题意。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3.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 (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例2: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多种观点。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第二问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 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2)影响: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②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对中国的近代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挥出自己的答题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技巧的运用要靠平时去练、去实践。笔者浅谈旨在说明考生如何把掌握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取得好的成绩。
问答题的解题技巧
要答好问答题,必须掌握问答题的解题技巧,一般来说,历史问答题的答题技巧是通过以下历史问答题解题过程的“三步曲”体现的:
审题定位 构思拟纲 行文作答
第一步 审题定位:
审题明意,这是答好问答题的重要前提和先决条件。如果审题出了偏差。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审题定位强调一个“准”字。因此要在以下两方面要下功夫:
1.划准构题成分,做到四审定:
1)划准提示语,审定题目类型
2)划准答项语,审定求答项目
3)划主语准干,审定解答对象
4)划准限定语,审定限制条件
2.审准与课本知识的关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
高考问答题的内容大多数依托课文,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知识对照,找出内在联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知识定位准确,审题定位这一步方告结束。
第二步构思拟纲:
一个较好的问答题答案,不仅取决于审题,还取决于构纲,构思拟纲是解题的中心环节。因为历史问答题一般跨度较大,内容多而复杂,考生如果想到哪就答到哪,往往会造成层次不清,条理不明,丢三拉四的现象。构思拟纲能尽可能减少上述现象的出现,它虽花了一些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环节将对下一步的行文作答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构思拟纲要强调一个“精”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答案要精心设计,全面考虑。
在下笔之前,我们应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按题目的要求全面回忆,力求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基本观点全部到位。对答案要点进行精心设计和全盘考虑的同时,拟出提纲。
2、提纲要精炼简洁。
列提纲就如作文的打草稿,它对准确答题很有帮助。但由于它只供自己答题时参考对照,因此不用写得很详细,只要能体现答案的内容要点和层次结构便可以了,有时十几个字,几十个字已可以解决问题了,所以强调精炼简洁。
第三步行文作答:
行文作答过程中,我们认为应该按照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即“史论结合”、“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以体现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此外,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对于上述历史问答解题技巧,我们强调一点“历史问答题的解答,虽有方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于不同类型的问答题,可灵活运用上述解题技巧并形成各种特色的解法。在下面的分述中,我们举了一些高考典型题例,供大家思考、应用,以便悟出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的解题技巧。
历史问答题举例说明
例7.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 B.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
C.资金少,力量小 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缝中生存、发展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中,才有了A、C与D,可见,社会形态是其根本原因。
例6.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法西斯国家对战争准备不足 B.封建专制主义不得人心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 D.法西斯主义违背历史进步潮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平与民主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法西斯主义倒行逆施只能遭到世界人民的一致反抗,结果只有失败灭亡的下场,故正确答案是D。
例5.在民主革命时期历次统一战线中,统战的对象不尽相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中共的地位和力量不同 B.中国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C.中共由幼稚不断走向成熟 D.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根据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统战对象,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故D是正确答案。
例4.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对于孙中山个人来说,国际国内条件、别人的帮助都是外因,当然不是根本原因,其个人素质才是内因,这就是根本原因,故C为正确答案。
例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新兴地主的产生 C.社会大剧变 D.群雄并立的需要
百家争鸣是说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根本原因就要从社会存在中找,D也是社会意识,故先排除。A与B、C都是社会存在,当时的社会的典型特点就是社会大剧变,A与B不够全面,故选C。
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封建专制制度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
C.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广泛开展
D.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是指生产关系的变化,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正确答案是C。
例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
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
D.中国社会“物产丰盈”,不必借外洋货物以通有无
我们知道,清政府的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